楊府眾人一同送白貴除了府邸門口,最後楊玉環和白貴依依惜別,神色眷戀。
……
歲月如梭。
轉眼過去了兩個春秋。
白貴陸續將兵權放給小皇帝李瑁, 還有朝堂大臣。
不過他深諳制衡之道, 並未將兵權全部交託一人之手, 而是互相掣肘,維持平衡。
自此,世人皆明, 白貴這個行伊尹、霍光事的權臣,並不留戀於權位, 沒有藉此以進為退, 而是真真正正高風亮節的千古一宰。
只要沒有最後行王莽事, 那麼不論他做了什麼,有了這等功德, 他就值得讓世人褒讚。
另外白貴也不像張居正那般,有讓人攻訐的罪狀,比如以權謀私, 科場舞弊, 生活奢靡等等, 他崇尚節儉, 又無親族可供庇佑,簡直是一個完人。
雖此世有一大哥白皇, 但白皇比白貴更早入宦途,自然也就沒有庇佑一說了。
只不過……,就像張居正和李太后被世人盛傳有一腿, 白貴這個權相,退位之後, 亦是有人造謠,說白貴夜宿龍床, 和武太后有染。
甚至有好事者寫到:“白美和,美和不和, 黑心宰相臥龍床。”
(原對聯是艾自修嘲諷張居正的對聯:艾自修,自修勿修,白面書生背虎榜。張居正,居正不正,黑心宰相臥龍床。)
因為白貴的字為美和取自《論語》,和取自“知和不和,不以禮節之。”
這句話就是斷章取義了, 意思是你明知道夜宿龍床不對,是會譭譽的,現在你這般不講究禮節……。
不過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白貴對此傳聞只是曬然一笑, 並不理睬。
如果他理了,反倒就是輸了。
這點小汙名,對他而言,已經不算什麼。同樣,即使理睬,但天下悠悠之口,道路以目,亦不能止。
魯王府,書房。
白貴捻訣,黃庭金丹璀璨若明珠,大方光明,繼而他的小腹微縮,從腹部引到喉間,口中吐出一口濁氣
“地仙者,成小周天無漏身,天仙者,成大周天無漏身……”
“按理來說,我修道已久,即使排出體內廢氣,亦是麝香味甜。但此刻,濁氣排出,卻比以往臭了一些……”
“看來,這是排出了根性之濁,我的修道資質亦在緩慢提升。”
他神色微喜,心道。
修道沒有說資質一成不變,每到一個境界都會相應增加自己的修道資質。而在金丹這個境界,提升的速度無疑是最快的。
因為小周天無漏身若成,即是己身的無暇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