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62、返回主世界,玉蟬(求全訂)

蓬萊洞天中的各人緣法已盡。

葉法善將三人送出蓬萊洞天,就此告退。

到了蓬萊洞天之後,白貴三人才知道,沒有葉法善,他們三人連進入蓬萊洞天都是一件難事,因為此洞天只有地仙以上的修道士才能窺見。

不過白貴並沒有打算和周文玄、楊玉環一同返回長安宗聖觀。

他提出告辭,準備前往南詔。

周文玄自然沒有什麼太大的意見,他雖是大師兄,但白貴的修為比他更高,身份比他更尊貴,三人中,更是隱隱以白貴為首,就連他師尊侯少微,在一些事務處斷上,亦要過問白貴的意見。

楊玉環雖然不捨。

可他們並非是凡俗中人,日後雙宿雙棲的日子有的是,何必執著於一時的歡存。

……

主世界。

秦省。

滋水縣,白鹿村。

白貴偕同白秀珠返回家中,給他爹白友德和王姨請安。

“你外出訪友一去就是四個多月,也沒給家裡回一封信。若不是這幾個月的新聞版面上沒有你的訊息……”

白友德坐在太師椅上,模樣有些生氣,一邊抽著旱菸,一邊說道。

以前白貴留日、留美,雖然一去就是多年,但給家中寫信從沒斷過,哪裡會像這次,四個月連個音信也沒有。

當然,也得益於以往白貴留學走的時間長,即使回信,亦是數月一回。所以這次,白貴和白秀珠消失這麼多天,白友德也沒有太過生疑。

他只是略感不滿罷了。

白貴和白秀珠兩人一同道歉。

順著毛,捋直了。

王姨亦在一旁幫襯,這才讓白友德的怒氣暫消。

“現在虎頭快要三歲了……”

“也是時候給他找個老師,先教導一些學問,我聽說外邊……說什麼大城市的孩子,都要進蒙養院。”

“你是他的長兄,這件事就得你操心了。”

白友德看了一眼白貴的神色,又收回了目光,落在自己的黑布軟緞鞋鞋尖,悶著聲道。

蒙養院,是清末時出現的最早學前教育機構。一九零三年,遜清頒佈《奏定學堂章程》,也叫癸卯學制,其中就提到了蒙養院。

蒙養院招收三歲以上及七歲以下的兒童。

民初,在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一三年,教育司也頒佈了“壬子癸丑學制”。將前清的蒙養院脫離原先的育嬰堂和敬節堂,改名為蒙養園,設在女子師範學校和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中,收三歲到六歲的兒童。

例如此時的燕京,就有“京師第一蒙養院”。

一些地方,亦將蒙養院,以幼稚園稱呼,比如鄂省,有省立幼稚園。

但顯然,這蒙養院想要進去,也不是一件簡單事。

“虎頭,現在才不到兩歲吧?”

白貴看了一眼,正在庭院中玩耍的虎頭,這時到了初冬之時,白懷古帶著小虎帽,一身的緊實棉花襖子,蹬著鋥亮的小皮鞋,中西結合的扮相。

“他上蒙養院是不是有些早了?”

他補了一句。

望子成龍的心態誰都能理解,但要是拔苗助長,就未免有些不美了。提早接受教育,未必是一件好事。

“過了年,就三歲了。”

“是虛歲!”

白友德回道。

“咱們家……出了你這個秀才公,大學者,正是祖墳冒青煙的時候,你弟弟他虎頭虎腦,和你小時候有三分像,一看就是個能成才的胚子,能沾你幾分的文運,這可是算命先生都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