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湯圓的老伯臉色微變。
這個名字他挺熟悉的。
他三戲白牡丹的白牡丹正是白富貴之女。
只不過原先那個白富貴已經壽終正寢,不成仙道,壽命頂多比常人多上個幾十年罷了。
現在這個白富貴……。
他掐指一算,頓時瞭然。
欠了一份因果。
“你這小童,長的聰明伶俐,剛才那一碗湯圓估計沒吃飽吧,我這裡,還有剩下的一碗湯圓,就舍給你了吧。”
呂洞賓扮作的賣湯圓老伯笑呵呵說道。
剛才白貴雖然吃了他的湯圓,但這湯圓是那中年書生買的,等價交換,他雖說贈予仙丹,但實際上賣的還是湯圓,所以按理來說,白貴是要感謝於他,但不能說,現在的白貴欠了他的恩情。
這兩者不同!
賣湯圓的老伯從煮沸的湯圓中,又撈出來了一碗,僅剩的一碗,遞給了白貴,催促他接著,並且吃了。
“仙丹?又是仙丹?”
“此中定然有古怪,可一不可再二,剛才給了我一顆仙丹,現在又給……”
白貴心中閃過種種猜測,但他面色不變,立刻接過了湯圓。
不過他並沒有開口,立即吃。
一是體內剛剛吃下去的仙丹藥性尚存,他又剛剛晉升了一階,現在再吃一枚仙丹,容易造成根基不穩。
二則是他對這仙丹心存顧慮。
因伏羲神力有推演天機的特性,他已經冥冥感覺到,這碗湯圓不簡單,吃下去固然不會有害,但可能會有因果纏身。
修道士到了一定境界,一般都會心血來潮。
更何況他有靈心慧性的修道天賦。
明鏡未曾染上塵埃。
“出路在哪裡?”
白貴用伏羲神力結合龜山策法力推演。
忽而,他目光定定的看向了西湖水底正在潛修的兩個妖物,一條白蛇,和一條老烏龜,皆是修煉五百年。
“原來此仙丹是呂祖煉製的金丹……”
“這白蛇應該就是白娘子,而老烏龜就是法海。”
“難怪呂祖聽到我名字後,會再次贈予仙丹於我。敢情是……碰到了轉修的老泰山,這一枚仙丹,意思就是了結了前世的因果。”
白貴飽讀詩書、道藏、儒經,對這些故事不說了如指掌,但涉獵極廣,稍有端倪,就能猜測出七七八八來。
更別說還有崑崙鏡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