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給白貴封賞完後,擺了擺手,讓白貴退下,重回考桌。
接著他在諸科考試之中,又挑選了一些表現驚豔的考生,讓其上前面聖,如果試卷答得不錯,且奏對亦可,就會予以封賞。
恩遇甚厚。
一件件小事,收斂江南士民之心。
此次科考的考生,多是江南各府之人,至於北境,已經淪陷。
答卷到了下午。
考試完畢。
白貴出了垂拱殿。
來皇宮之前,他是一身素衣白袍。可出了皇宮時,他已經著了綠袍,戴了幞頭,腳踩登雲履,有了官身。
幞頭,就是官帽,因為所用綾羅多為青黑色,故又名烏紗帽。
每年科考,皇宮都會備好神童科的官服。大抵都是十歲到十四歲這個年齡段中舉,白貴雖年齡小些,但臨安多巧婦,皇宮織娘不少,稍改一番,就剪裁得體了。
不過此時的白貴,已無當年考中府試府首、道試頭名的欣喜了。在大唐,他已經取過文武狀元,神童科頭名,實在乏善可陳。
可當禁軍剛要開啟皇宮大門時。
和白貴並排走的一些考生,猛地向後退了一步。
白貴稍愣了一會,也頓時反應了過來,朝後倒退了幾步,躲在了一群進士科進士的身旁。
皇宮門外,人群熙熙攘攘。
朱衣綺秀的達官貴人不少,還有一些僕役打著銜牌,上面寫著某府某家詔婿,具體的嫁奩又是幾何,甚至有的銜牌更是寫明瞭祖上何人為官,現今又有何人為官,極為市儈。
“李府招婿,陪送嫁奩六十四抬,另贈有千畝良田。”
“張府招婿,陪送嫁奩一百二十八抬,府上主君為太常寺卿……”
“我家小姐剛到及笄之年,是臨安府出名的美人……”
一個個人對著皇宮裡的眾考生喊道。
見此情況。
白貴哪裡還不明白,這是榜下捉婿。
現在雖然還沒開始揭榜,可殿試不刷人,殿試只是用來排名次,不管是一等的賜進士及第,還是二等的賜進士出身,三等的賜同進士出身,日後前途都不可限量。比起揭榜時的爭搶激烈,現在的考生還不知道自己的名次,容易被這門外的誘惑迷了眼,更容易接受洞房花燭。
總之,對於皇宮門外的各府來說,三等甲哪一個,都不怎麼虧。畢竟各府開枝散葉這麼多,都是大族,小姐沒有十個也有八個,能捉來一個進士,對家族都是一件大好事,況且嫁奩亦是女兒家自己的,夫家動用,還不是要和妻子商量。
不過,門外這些人的熱鬧,只侷限在進士科考生之中。
其他各科考生,就有些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