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99、九牛二虎之力,將軍神勇,千古無二!

“多謝將軍大恩大德,我李猴兒沒齒難忘。”

虎背熊腰的中年人在聽到親兵所言,立馬跪倒在地,學著戲腔的唱詞,朝著白貴拜謝。

“將牙牌予他,再賜三十貫錢。”

白貴露出笑容,說道。

讀過書,有見識的人,在哪裡都能吃香。

他現在此般作為和商鞅變法中的徙木立信,並無半點差別。敢上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會得到好處。

只不過場下的大頭兵隻字不識,不明白這點的好處。而將領,縱使知道這個道理,但顯然這份誘惑,還不足以讓他們第一個出列。

不過這李猴兒終究是沒走到三十步,但沒走到三十步,給個都頭中最低的輜重營副都頭,不算太過違例。至於錢財,只是個添頭,給多了只會表明他這個主帥的慷慨。

敢於嫉妒的人,只會嫉妒李猴兒得到了“不義之財”。而對他這個主帥不僅不會有嫉妒,相反會對他更加敬服。

今後他下的命令,這些人會下意識率先衝出去。

這就是“訓人”,是為將之道,亦是心理學的經典性條件作用。

道理都是相通的。

有了李猴兒的示範,場下的禁軍士兵亦開始了鼓譟,一個個在禁軍中久有聲名的翹關之士開始走了出來。

翹關,又叫拓關,即舉起城門的門閂。《呂氏春秋》記載:“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

翹關之士,意思就是能舉起城門的大力士。

兩千多人中,陸續上了兩百多個人。

但很顯然,白貴在制定這個遊戲規則的時候,早就測試過了,不會致使有太多人過去。

兩百人中,進第一關的,只有三十多名。

進第二關的,只有十三名。

進第三關的,只有兩名。

這後面的兩名,分別將釜鼎拉動走了一百三十步、一百四十步。

白貴一一獎賞,不曾落下。

但等到透過第二關、第三關的翹關之士時,他直接詢問,看這群人可否願意入他的親衛營,當他的親衛。

十三人猶豫稍許,就半跪而下,願意成為白貴的親衛。

“陳策、馬勝……”

“你們二人成績最佳,可為本將軍的營都指揮使、營副都指揮使,剩餘之人,皆可為本將軍親衛營的軍使(都頭)、副軍使(副都頭)!”

“今日之後,此十三人,皆以十三翹關士稱之,每月領雙倍軍俸。”

白貴慨聲道。

他雖然有韓世忠贈予的三十親衛兵,但這些人他打算編入侍衛營。親衛營是他親自指揮的兵馬,而侍衛營是保護他的兵馬,兩者並不相同,互不統屬。

宋軍制中,步軍一都軍官稱之為都頭、副都頭,而馬軍一都軍官稱之為軍使、副軍使。

至於十三翹關士,他本想以十三太保稱呼,但想了一下這個名頭,有些犯忌諱,就棄之不用。

“謝將軍。”

十三人臉色頓時一喜,拜謝道。

剛才白貴問他們願意進入親衛營,當他的親衛時,他們還誤以為是白貴不肯兌換承諾,只想以親衛營的一個小官職打發了,但沒想到,白貴對他們待遇竟然如此親厚,直接讓他們擔任親衛營的指揮使、軍使。

要知道,在一軍中,親衛營才是嫡系部隊,哪怕官職比其他營的稍低,但仗著嫡系,將軍寵信,這地位不會低。

而雙倍的軍俸,就更是意外之喜了。

臺下的禁軍對這十三翹關士立刻投去了羨豔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