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這賭約出來之後。。。
在紹興十八年一月中旬的時候,金兵犯境。
撕毀了紹興會約。
金國方面以太師、都元帥金兀朮領兵二十八萬,號稱四十萬,進攻南宋地。
南宋上下人心惶惶。
金國據傳攻宋的理由很簡單,岳飛已死,韓世忠乃是老將,於者諸將雖勇,但南宋久耽享樂,武功廢弛,必能一舉而滅宋。
但這只是明面上給出的理由。
當然,這個理由,亦有說服力。
不過白貴卻知道,金國出兵,應該和白素貞、小青分不了關係。在十二月的時候,他就聽說有宋朝刺客刺殺女真貴族的傳聞。
這般舉措,牽一髮而動全身。
看似是個可笑出兵的理由。
但實際上,並不可笑。有多少大戰的戰役,都是因為刺殺而導致的。南宋和金國早就矛盾重重,只不過趙九妹善忍,一直窩囊著,而金國上下面對現今武備廢弛的南宋,哪能不生慢待之心,發兵攻宋,順水推舟的事情罷了。
例如紹興十年,宋金議和。金國願意將汴京重新交還給南宋,趙構派劉錡率領三萬兵馬北上接受汴京,但不料金人反悔,金兀朮率領數十萬大軍再次南下攻宋,而劉錡則率兵三萬大敗金兀朮,順昌之戰一戰成名。
所以這次宋金能維持六年的和平,已經出乎所有人意料了。
金人的背信棄義,已經讓人見怪不怪。
南宋的應對也很積極。
以韓世忠為主帥,召集臨安附近及江南各道禁軍為東路軍,北上抵擋金人攻勢。以劉錡為副帥,徵召荊南府及附近各州兵馬,為西路軍,以側翼牽制金兀朮兵馬。
而白貴在這四個月內訓練的勝毅軍成果,則讓劉錡眼睛一亮,特另白貴為西路軍先鋒,率先開拔。
……
完顏亮是上京留守。
此次金兀朮率領大軍再次伐宋,素來和金兀朮這個叔父親近的完顏亮亦和金兀朮一同前往伐宋,他為驃騎大將軍,管理萬騎。
“回將軍,汝州四周已探,並無宋軍蹤跡。”
斥候來報。
“宋人缺馬,來一個斥候我剿殺一個。宋軍又怎敢輕易派軍前往邊境。”
“不用再探,汝州一馬平川,並無要隘可攻守,直接前往汴州,會和叔父大軍。”
完顏亮勒住韁繩,戰馬嘶鳴,他大笑一聲。
這縱然有一些輕敵的念頭,但他的想法確實正常,南宋缺馬,汝州地處平原,一眼就能看到邊際,難以有能掩藏兵馬的可能。
他繼續行軍。
忽然,在前方出現了一隊騎兵,一人雙馬。
大約有三十餘騎。
為首之人帶鬼面,披白袍。
轉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