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02、謀逆,假秦王(求全訂)

“你說說此次截殺完顏亮萬騎的過程……”

劉錡捋須輕笑一聲,繼而說道。

看似只是軍帳中的一次普通問話。但白貴這句叔父, 意思不辯而明,那就是他這個侄兒,是他劉錡這個主帥的親信,唯他馬首是瞻。

哪怕他並無私心,亦感滿意。

“此次戰役過程,末將已經寫在奏報之中。”

“還請大帥檢視。”

白貴從懷中掏出一卷絹帛,遞給了劉錡。

他早知劉錡會有此問,所以早早的就準備好了奏報。

“你這奏報……,雖然詞理簡單,可能看出功底。”

劉錡只看了奏報的幾句開頭,就不忍讚道。

他當主帥,很久都沒見過如此賞心悅目的奏報。這奏報雖然辭藻不華麗,可字字貼切,又切有韻腳,一句句讀之,使人悅然。

這並非是白貴不會寫辭藻不華麗的文章,而是軍事奏報,以簡明為主。

但簡明……,粗魯武夫寫的奏報,和白貴這個學過八股文章、詩賦的秀才、狀元郎寫的奏報相比,很顯然差距會很大。

看奏報的時候,劉錡抬頭看了一眼白貴,又回頭看了一眼奏報。

打仗如此“莽”,但寫文章又這般好。

差距實在讓人有些不敢置信。

“這完顏亮倒是有意思。”

“想學曹孟德,喊切勿傷你……,以致於釀成大錯,一敗塗地。”

劉錡看完奏報,輕笑道。

在奏報中,白貴提到,事後審問完顏亮親衛的時候,親衛有提到這茬,這也是白貴之所以能衝到敵陣之內的一大原因。

“金人驕矜,素來輕視我宋人。”

“完顏亮此次遭此大劫,亦在常理之中。”

白貴聞言,臉色古怪了一下,復而平常,說道。

完顏亮確實和曹孟德很像,雖然沒有曹孟德的本事,但曹孟德的愛好一個不落。在海陵王完顏亮登基之後,曾說:“吾有三志,國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帥師伐遠,執其君長而問罪於前,二也;無論親疏,盡得天下絕色而妻之,三也。”

曹賊雖死,曹賊之志永存!

“若是他爹完顏宗幹執掌此萬騎,就不會如此了。”

“由此可見,金人之驍勇,亦不久存矣。”

劉錡點頭道。

完顏亮就是個金國金三代,所以輕敵率進。讓白貴“撿了”一個大便宜。當然這個大便宜不是誰都能撿的,只能說,相比於完顏宗幹、完顏宗弼(金兀朮)這些金二代,例如完顏亮的金三代好打許多。

……

劉錡是名將。

白貴的先鋒軍得到踏白軍一千五百精騎補充之後,已達四千鐵騎。於是西路軍的機動力量大大增加。在劉錡的妙手文章之下,淮西金軍屢次受挫。

而淮東的韓世忠主軍則穩紮穩打,雖有三四州淪陷,但成功將金軍主力,金兀朮所率之兵成功拖在了淮東,兩軍陷入了僵持階段。

幾次輪番大戰之下。

白貴亦是在戰場上聲名鵲起。

成為兵形勢大家。

何謂兵形勢?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道:“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

在戰術上,對戰時,把握“行”與“勢”,從而破軍殺將,潰眾奪地,成功乃還,以力而勝。

幾月後,白貴累功至高,又因為他是童子科的文官出身,年歲又小,建立了如此豐功偉業,南宋朝廷亦有心透過封賞、宣揚白貴的戰功,來表明“皇權神授”、“天命在宋”,故此白貴數次建立戰功,不曾落下,到了紹興十八年七月份的時候,他已經因功升到了京西北路制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