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完全由他掌控。
一連下了四五盤。
“暢快!暢快!”
“好久沒碰到打馬這麼厲害的高手了。”
李清照揉了揉眉心,露出喜色。
像弈棋、打馬這種遊戲,與實力相當的人下最舒服,要是與臭棋簍子下,開始還有些興奮,但下久了,就沒興趣了。
“我看富貴你下棋頗具章法,行止間有大將之風,不驕不躁,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可是曾學過兵書?”
張擇端捋須好奇問道。
剛才易安居士在與白貴下棋的當中,聚精會神,在棋盤上全神貫注,沒注意到白貴除了下棋之外的神態、舉止。但局外的張擇端卻注意到了。
就如後世打麻將,一些人打麻將不驕不躁,雲淡風輕,而另一些人打麻將咋咋呼呼,僅憑這些舉止,就能判定他們的性情。
能做到遇事沉穩,不操之過急,這就是有大將之風了。
難能可貴的是白貴的年齡,做到此點,難能可貴。
“看過一些兵書。”
“《司馬法》、《尉繚子》、《六韜》、《太白陰經》,還有《孫子兵法》、《吳子》等等都看過。”
白貴謙遜道。
他在仙劍世界,滅南詔、吐博,又滅突厥,對兵法的造詣興許在某一方面比不上韓白衛霍李嶽,但勝在全面,不管是內政、外戰、突襲、正面對戰等,都有自己的一番心得。
“果真?”
張擇端先是不信,他儘管看出白貴性格沉穩,有大將之風,可書冊如此之多,白貴專注於文學,奪得童子郎已經很不錯了,在兵法上,看過一兩本書,還情有可原,可若是知道如此之多,就是怪事了。
他沉吟一會,提出幾個兵法問題。
讓白貴進行解答。
“此事易爾。”
白貴稍一思索,給出解答,不過他刻意藏了一些拙,看法比較淺顯,沒有深入,但這就已經讓張擇端大感稱奇了。
宋高宗紹興年間的神通朱虎臣,對孫子兵法滔滔不絕,白貴這還真的非刻意賣弄。如他這等神童,本就與一些人不同。
“我曾與韓良臣有過交情,現在他賦閒在家,你若是同意,我可將你推薦給韓良臣為弟子,想必他亦欣喜……”
(韓世忠,字良臣。)
“你現在已經科考中舉,再修文事,已無必要。”
張擇端沉吟稍許,說道。
現在北境淪喪,他這個畫清明上河圖,畫汴京風光的人亦感到痛心疾首,但現在他這一輩人不行,培養白貴這下一輩人,還是可行的事。
能打馬這麼厲害,打仗不說厲害,但絕對比一般平庸之人更盛。
至於韓世忠,他料想也不會推拒一個好弟子,神童科的童子郎,是大宋的精英之才,最是可塑之時,收白貴為弟子又犯不了什麼忌諱。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