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君是涇河龍王的二兒子,備受涇河龍王和龍後寵愛。但涇河龍王還有嫡長子,如今涇陽君犯事,涇河太子必然得知。“
“大王擔心兩國邦交,所以不敢輕下政令,這點貴心知矣。”
白貴捧了洞庭龍君一句,然後再道:“民間尚有諺語,百姓愛么兒,天家愛長子。現在涇河龍王寵愛涇陽君,是取亂之道。”
“大王想要接回三娘子,只需一計。”
“大王派遣使者,邀請涇河太子赴宴,言當年挑選夫婿之時,涇河不過小脈,何以娶得貴女?不外乎涇河龍王昔日承諾,王位讓於涇陽君。”
“如此一來,涇河太子自忖,定然料到大王已經知曉愛女被囚禁之事。大王可藉此順水推舟……,涇河太子若想保住太子之位,必然會以涇陽君“失德”發難,同時為了尋求外援,亦會將三娘子送回洞庭……”
他緩緩說道。
再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外部攻破的。
“好好好!”
洞庭龍君聽到白貴的計策,眼睛頓時大亮,連道了三聲好字,讚道:“不費一兵一卒,讓涇陽水脈內亂,並且送三娘子回到洞庭。”
“你這書生,若有君王用你,必會大治。若不用你,朝堂顛覆。”
“卿在,安邦定國。卿不在,天下大亂。”
洞庭龍君搖了搖頭,點評道。
他當日之所以將龍女下嫁給涇陽君,想法還真的沒這麼多。只是看涇陽君相貌堂堂,亦是一表人才,下嫁之後,閨女憑持自家威風,今後日子好過些,斷沒有涇河龍王為此許下什麼諾言。
但這話若是他直言告訴涇河太子,涇河太子不信也得信。
天下豈有廢太子存活之理?!
“大王謬讚。”
“貴乃儒生,所學皆是從於書冊,些許指手畫腳,大王不嫌棄,貴已經是感謝萬分了,當不得大王如此評論。”
白貴謙虛道。
他有數個世界的學識在身,定點小計策,不是什麼難事。
洞庭龍君聞言大笑幾聲,不置可否。
這僅是白貴的謙虛之言,他要是當真了,那就成笑話了。
不過白貴的計策也說到他的心坎裡去了。他之所以顧忌重重,就是因為親自出手,牽扯甚廣,甚至可能會犯天條。但如今白貴給他提出計策,他不用廢一兵一卒,只以心計,就能達到目的。
這般手段,鬼斧神工,不是誰都能想出來的。
“發請柬,請涇河太子前來洞庭赴宴。”
洞庭龍君當機立斷道。
他雖然想著利用錢塘龍王這個親弟,但能不利用就不利用。白貴的計策更好一些。
“另外,這件事暫且不要告訴龍後,以免她傷心,洩了秘,讓吾弟得知。”
他又補了一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