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的政事堂議事就這麼平穩的結束了。
暗中潛伏的危機,被白貴以拜師宋璟這套方法,巧妙化解於無形。
他入宮,面聖。
“宋相老成持重,能任以國事,你以他為師,學習一些政務……”
“這是一件好事!”
李隆基在庭院中鬥雞,正盯著看嗷嗷叫的錦羽大將軍。
兩隻鬥雞撕鬥。
他眼不離此,隨口回道。
拜宋璟為師,政事堂宰相從此就是宋璟的一言堂。
雖有結黨營私的嫌疑。
但宋璟官聲不錯,正直清廉,在剷除太平公主這件事上,給他出了大力。而相比白貴原先是邊將,聲威正隆,這點小忌諱,就算不得什麼了。
同樣,白貴此番入朝蟄伏的表態,亦讓他極為滿意。
“多謝陛下體諒。”
“臣久在邊地,初次入政事堂,沒人提點,正是惶惶無措,見到宋相,就恍惚想到了當年入禮部貢院考進士科的那日……,這才決定拜了宋相為師,學習治國理政之道。”
白貴不知李隆基是否真的心不在焉,但他還是耐心解釋道。
取人信任,小事費工夫,勝過大事費工夫。
譬如父母往往對不成器的子女更偏心,究其原因,成器的人,處事穩重,一些討巧的話不會輕易從嘴中說出,而不成器的,混不吝的性子,什麼討巧話都會說……。
以小見大。
得學會端得下架子。
“宋相最近命戶部、刑部等各部在長安附近廢禁惡錢,已經有不少宗室親王、公主入宮向朕訴苦了,本來朕是決議罷免宋相,讓他暫避風頭。”
“你現在拜他為師……”
“朕現在倒是有些不好處斷了。”
鬥雞勝負已定,李隆基回過頭來,說道。
“竟有此事?”
白貴明知故問。
他拜宋璟為師,也少不了此故。如果宋璟倒臺,他麾下的黨羽必定朝他這個政事堂的弟子靠攏,若是宋璟不倒,對他也沒什麼壞處。
至於宗親和惡錢相關,這倒不是什麼罕見的話題。
惡錢,就是劣錢。
唐代金銀只是貴重品,並不是貨幣,銅錢才是貨幣。
唐初到開元年間,對私自鑄錢的處罰很大。
高宗朝就頒佈律法:“諸私鑄錢者,流三千里。”
但之所以屢禁不止,就是因為鑄造私錢的人身份不一樣。
官商勾結從來都是主流。
沒有皇室宗親庇佑,沒有一點背景的人,敢鑄造私錢,早就連坐死全家了。而流放的人,往往也不是皇室宗親,而是用來頂包的替罪羊。
這點大家都心知肚明!
宗親身份尊貴,在唐律中的八不議之中,即使定罪,頂多就是削去爵位的處罰,不會連坐,也不會流放三千里,同罪不同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