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是不是在和白相商量廢除瑁兒的事情?”
她問道。
李隆基遮蔽左右,只讓白貴一個人入宴,必然是商量秘事。而李隆基能商量的秘事,不用問也知道,必然是關於權力。
“壽王雖年幼,可卻已有明君之相。”
白貴沒有明言,但一切都說了。
而他之所以選擇冊立壽王李瑁,原因有很多。一是,因為武惠妃的關係,二則是,壽王李瑁年幼,比較好掌控。最後一點,這項計策中,若不是有武惠妃陪侍在君王側,讓李隆基難以反應過來,這件事也就沒這麼容易成。
“太子地位穩固,本宮和皇后有過間隙,若是太子上位,日後我們母子必定不得善終,此次多虧了白相的萬全之策……”
武惠妃美眸微眨,湊到白貴身側,吐氣呵蘭道。
(開元十一年,太子李瑛年長,李隆基忌憚太子,遂藉故廢除太子李瑛,讓前往吳地就封,改立王皇后所產之子為太子。)
她雖然知道白貴這般行事,禍患無窮。但誰讓太子地位太牢固,輕易撼動不了。
死道友不死貧道!
與其不能破局,還不如魚死網破。
傀儡皇帝,也好過日後李隆基駕崩後,他們母子的處境。再者說,白貴又沒有子嗣,這點她還是清楚的,不可能篡位,位子還是壽王李瑁的。
“此處還是皇宮,你我不宜相交過密。”
白貴皺了皺眉,提醒道。
他雖然和武惠妃有過結盟,互相交換了把柄,但這是私底下的關係,在明面上,外臣可不能與後宮妃嬪勾結。
“怕什麼,現在後宮之中……”
“可還不是你和我的人嗎?”
武惠妃笑了笑,不過還是聽了白貴的話,向後退了三四步。
這也是為何她這般相信白貴的原因。
白貴將執掌後宮權力的機會,交給了她。
而原先的王皇后,雖然還有權力,但權力出不了清寧宮,與她現在,不能比。
“想要穩固壽王殿下的皇帝位,下一步就是冊封你為太后。”
“如此一來,法理皆有。”
“亦是昭告朝臣,陛下不可能再復位了……”
白貴看了一眼武惠妃,說道。
現在他立了壽王李瑁為帝,那麼穩固壽王李瑁的皇帝位置,就是當務之急。同時還有一些朝臣,對李隆基回長安,還抱著一絲的僥倖之心。
立武惠妃為太后,亦是相當於明朝的大禮儀之爭。
同意,那就相當於背叛了李隆基!
不同意,也方便白貴將這些朝臣清除出朝堂,再次強化權力。
畢竟上一次冊立壽王李瑁為帝,李隆基不在,還能有理由進行推脫,但現在李隆基回到了長安,立武惠妃為太后,政治意圖再明顯不過。
必須進行站隊!
“太后……”
“本宮是瑁兒的生母,成為太后是應有之理!”
武惠妃美眸一亮。
她想的倒是沒白貴想的這麼多,第一時間想的是,總算是能壓後宮這些妃嬪包括皇后一籌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