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雖心悸這無底船,但思及這已是靈山腳下,佛祖所在之處,應無妖人興風作浪,也就頷首點頭,登上了船。
甫一上船,便覺有件東西墜落,他自升空,像是升了雲霄。
回頭一望,船底下多了一個死屍。
唐僧驚恐後退幾步。
“師父莫要驚慌,這死屍是你的肉體凡胎。”孫悟空也得了天仙造化,亦是太乙道統,菩提祖師親傳弟子,知這肉體凡胎一去,唐僧便修成了正果,成了佛身。於是安慰唐僧數語。
“是你,是你。”
豬八戒、沙僧亦道。
唐僧只知是死屍墜落,卻看不真切這死屍為何物,聽到三個徒弟如此言語,也面色趨於和緩,端坐在水面之上。
這凌雲渡河水只沉肉身,不沉魂魄元神。
“恭喜長老了。”
接引佛祖化身的老船伕輕笑一聲。
他撐起長篙,無底船承載數人,緩緩朝對岸駛去。
等登了對岸,唐僧一行人再回首望去的時候,發現這老船伕已消失不見。而他似乎也得了無量功果,與肉體凡胎之時迥異,呼吸間,沛然靈機湧入胸肺,腳底輕飄飄的欲要直上青冥。
“多謝悟空你了。”
唐僧道謝。
要是適才孫悟空未曾提醒他,他也不敢下水。一旦未曾下水,進入無底船。就算是和佛沒了緣法。西行取經一路上也算是白費了苦功。當然,這只是唐僧自己的拙見。
即使孫悟空不提醒,別的人亦會提醒。
到了凌雲渡口,接引佛祖又豈會讓唐僧空手而返。
“兩不相謝。”孫悟空搖頭,經過凌雲渡口,他也洗去了一身的兇戾,這雷公臉也看起來有些寶相莊嚴,他開口道:“師父和我等彼此扶持。師父你賴我等保護,前往靈山,脫了凡胎。而我等也借師父解脫,得了正果。”
谷錭
“此行也謝過了白道長你。”
唐僧亦轉身感謝白貴,“若非道長在船上,貧僧亦不敢趨之。”
他見白貴在船上,也少了三分的擔憂,坦然上了無底船。
白貴點頭,受此一謝。
“白道長和我凡間生母有舊,貧僧知矣。”唐僧嘆了口氣,“貧僧對自己來歷亦有些成迷,適才脫去了凡胎,才知緣由……。”
他講述道:“貧僧先父和先母在貞觀十三年成婚,而貧僧也是從貞觀十三年趕赴長安。凡胎一蛻,方知始我。”
陳光蕊和殷溫嬌的事情,白貴只是疑惑,還沒到非要了解不可的境地。不過唐僧願講,他也願意聽之。
隨著唐僧的闡述,白貴這才明白。唐僧九世皆往西天取經,然而路過流沙河的時候,被沙僧吃了九世。到了第十世,即唐僧這一世的時候。九世身死,覺醒了一絲金蟬子的前塵,故此使用了金蟬脫殼的法子……。
若第十世“金蟬子”仍舊身死,那麼取經人就不再是他了。譬如觀音禪院的金池長老,他亦是取經人之一。金池長老已經二百七十歲高齡,苦苦等待,不願輪迴,就是等這麼一次機會。
陳光蕊是唐僧,唐僧也是陳光蕊。
陳光蕊身死,替唐僧擋了一次的死劫。而十八年的過往,亦是真的。只不過原先的陳光蕊亦叫做江流兒,出家還俗,到長安考取了狀元……。
“可憐殷家娘子了。”
白貴曾受了殷府的一些照料,此次唐僧功德圓滿,他也願意出口為殷溫嬌討一個好的前程去路。惠而不費的事情。
“白道長勿憂,貧僧願舍了一部分功德,渡生母成就仙位。”
唐僧道了一聲阿彌陀佛,然後言道。
陳光蕊的記憶只是他金蟾脫殼的一個殼,非是本真。所以他仍承認殷溫嬌為生母。
“貧道曾和殷府有舊,玄奘法師願意如此,亦是殷家娘子幸事。”
白貴點頭。
取經乃是西遊世界的大事。唐僧僅舍一部分功德,縱使渡不了殷溫嬌成佛,但讓殷溫嬌得到一個仙位還是可行的。
幾人談了片刻,腳步就已經落到了靈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