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猴頭,且勿吵嚷。”如來含笑,“他們兩個向你討要人事之情,我已知曉。只不過經不可空傳,阿儺、迦葉縱有違例,卻也合理。一次,雷音寺的比丘眾僧下山,到了舍衛國趙長者家中誦了一篇經文,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了三鬥三升的黃金回來,貧僧還說他們賣的忒賤了……。”
白貴無語。
也難怪西牛賀洲妖魔頻出。
僅以此法,這些和尚下山誦經、斬妖、降魔,都是一件大買賣。誦經就要三鬥三升的黃金,別的更不敢說了。
唐僧聽後詫異,覺得靈山風情和東土迥異。
但他聽得如來所言,也覺在理。出家人四大皆空,以佛祖之尊位,在意的決不是什麼黃金俗物,只是此番為了表示他的決心。真經是一等一的珍物,空言討了去確實不在理。
他取了自己的紫金缽盂,就欲將此物奉上,全了阿儺、迦葉的人事之情。
“玄奘法師,此物珍貴,乃是唐皇所贈,為皇家上寶。玄奘法師不可輕易舍了去。”白貴出言制止,他道:“貧道手上有些閒錢,不若將此紫金缽盂賣給於我,我以金銀交易,今後玄奘法師要是再換,亦可。”
這紫金缽盂到也非是玄奇之寶,紀念意義更大一些。
紫金缽盂由李世民所贈。
西天取經之時,唐僧從觀音菩薩那裡得了佛祖所賜的三寶,為錦襴袈裟一件,九環錫杖一根,金、禁、緊三箍並咒語三篇。後又從李世民那裡得所賜紫金缽盂一個,通關文牒一份。紫金缽盂用於途中化齋。
此時,如來也非刁難唐僧,而是抬高三藏經經文的價值,表示真經不可空取。不一定非要紫金缽盂不可。
唐僧願舍了一部分功德,讓殷溫嬌得了仙位。
他和唐僧亦算是有過舊情,此刻施以援手,幫助一二並不為過。再者,他和佛門縱然並無深交,卻也無大仇。他在秩序內的地位不低,一些小事出言就出言了,也不至於得罪什麼。無需太過小心謹慎。
唐僧點頭,將紫金缽盂遞到了了白貴這裡。
白貴接過紫金缽盂,將其收入袖中,然後手一斂靈山靈機,沉吟稍許,法力激盪而出,這聚攏在手心中的靈機就化作一粒粒真金,從他手中墜落,不時便積累成了一座小山。
“這大概有十石的黃金,玄奘法師可自取。”
他笑道。
“好一手點石成金之術。”孫悟空眼睛大放光彩,他雖不會此術,卻也曾在菩提祖師門下聽講,瞭解這一手天罡神通法。
“那可是白師兄。”豬八戒哼哼了兩聲,言語自得。
他可沒真個將孫悟空視作真的師兄。這取經人隊伍只是臨時湊的,他仍視作自己是人教三代外門弟子。
“請兩位尊者自取,這十石金子就贈予你二人了。”
唐僧雖理解如來話中之意,但對阿儺、迦葉二人仍是稍有不滿。紫金缽盂他雖不怎麼看重,可也到底是貼身之物,皇帝所賜,意義非凡。
如今白貴隨手造就的金子,給予二人,也能讓二人難堪一些。
阿儺、迦葉微微一笑,扯袖使了法術,收了金子。
一些財物,他們豈會在意。
事已了結,阿儺、迦葉帶唐僧一行人重新取了有字經文。唐僧一行人告退,白貴也趁機拜別。他得王母指點,所以才來靈山,現今知王母之意,再留在靈山也無意義了。
“我上次在三星鎮時,得了驅魔真君之助,答應他會奏請天子,為他另立廟宇,之後事多繁忙,忘了此章,適才想起,和玄奘法師一同去長安,了結此事……”
一行人在雲頭趕赴南瞻部洲的時候,白貴開口道。
他上次在三星鎮的時候,答應過鍾馗這件事。隨口回到長安之後,雖被李世民宴請,但場合不太合適,再加之觀音菩薩請他到了五莊觀,這一件事就耽擱了下來……。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唐僧點頭。
只不過他話出口之後,頗覺有件事縈繞心頭,隱有不祥之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