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並不等同於人皇。
武詡只是武周的皇帝,非是天底下人族的人皇。
當然,這只是他用來挑刺的說辭。
先皇李泰也不見得是人皇,李世民是天可汗,勉強夠得上人皇的那一檔……。
他之所以說,是因為他是站在李唐這一方的。
先不提李唐皇室和他的交情,僅是李唐自稱是太上後裔,尊奉道家這一點,就值得他去為其站臺。甭管武則天於民於百姓做的多好,或者政績什麼的,做人、做官、做仙首先要知道自己屁股在哪一方,然後再去行事……。
天仙的一絲威壓,都不是凡人能承受的。不過武詡是佛子,面對這一絲壓力還能承受,只不過亦是比較勉強,不到一會,就匍匐在殿前,磕頭求饒。
連一點在人臣、百姓面前的女皇威儀也沒有。
這倒不是武詡不行,太過軟弱,而是她在白貴前面早就服過軟,那時候連一點體面都沒有,如今雖是龍袍在身,可在凡世間取得的這一點小成就,在仙人面前什麼也不算……。
她不敢自傲。
皇帝,亦只是代天牧民,面對仙人而服軟,情有可原。
“乾元道友,稍加懲戒就可以了。”
“不必動怒……”
觀音菩薩見武詡求饒,考慮到武詡如今代表佛門臉面,她嘴角含笑,楊柳枝一甩,打出一道法力,解了白貴對武詡的威壓。
她想了想,然後道:“武詡失德,得罪仙人,貧僧罰你於紫薇城中閉關禮佛一月,一月之後,再禱告於天,祈求上天寬恕……”
佛門已借佛家大興之勢完成了勢力擴張,儘管鬥戰勝佛比鬥失敗,但大勢不改。武則天這枚棋子,也到了借勢廢除的地步了。
今日她讓白貴與她一同來到長安城,一是讓白貴離開西牛賀洲,以免影響他們佛門的計劃,二則是讓白貴與武詡見面,再次更改凡間局勢……。
當然,第二條雖看似是利用白貴,但何嘗不是給白貴賣了個情面。
畢竟李唐再興,亦對白貴有些許好處。
“佛子明白。”
跪在殿前的武詡聞言,身子微微一顫,回道。
她此刻遭到白貴的訓誡,本就在朝堂威嚴盡失,休說一月,哪怕只是閉關禮佛一天,權力就有可能被他人架空。
一個月的時間,等她閉完關後,估計她早就成太上皇了。
不過她也沒膽子去反駁觀音菩薩。
只能默默忍下這口氣。
言罷,觀音菩薩和白貴二人消失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