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軒日室度過了七八日,地仙界就是七八年,孫悟空一行人也已經走過了車遲國。他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車遲三妖倖免於難,沒有遭遇死劫。
事實也是如此,西行取經,沒跟腳的妖怪才會死。
車遲三妖雖只是名義上的師徒,但總算有了靠山,不至於被“誤殺”。
孫悟空得白貴一謝,神色頓時有些飄飄然了。
白貴可是他真正認同的仙神,戰力不弱於他。又地位不低,人教嫡傳,這樣的人對他道謝,他又怎麼可能不欣喜。
地位高的人道謝,和地位低的人道謝,收穫感不一樣。
幾人正說間。
比丘國國王,也就是原先的比丘國太子率領百官趕到了城門口,他見到白貴,眼睛一亮,對眾人喊道:“這是帝君!帝君!還有聖母娘娘。”
說罷,他又跪地叩拜道:“小王見過聖妙至誠誅妖萬道帝君、聖母娘娘。”
白貴愣了一下,手指一掐算才知真相。
上次他和楊嬋剷除比丘國的白鹿怪,拯救了無數嬰孩,避免被其煉製成為人丹。故此比丘國一國百姓皆為他和楊嬋立了生祠廟宇。叩拜楊嬋之餘,他們也知道了楊嬋的神號,是西嶽廟聖母娘娘。
一男一女……,是個人都要湊個對。
楊嬋是聖母娘娘,那麼白貴也必然是帝君。可這個帝君的神號又從何而來。比丘國國王設天壇,醮法祈福,給他上了尊號,尊號為“聖妙至誠誅妖萬道帝君”。
這也是為何天庭眾神什麼大帝、帝君爛大街的原因。是個皇帝,都會給他們這些神靈上一些尊貴的稱號。仙神們也是來者不拒,畢竟叫帝君也好聽不是。再者,天庭又無限制這方面的天律。這一來二去,帝君、大帝氾濫成災。
“免禮!”
白貴一揮袖袍,說道。
比丘國國王還有百官、萬民頓感一股清風攙扶他們起身,大感震驚。
這就是帝君的偉力!
“此次帝君和娘娘殺此孽龍,對我比丘國來說可是恩同再造。這孽龍,為了蓄養河水,所以禁止我國子民開閘放水灌澆土地。我比丘國氣候乾旱,沒了河水灌溉,產糧減少了至少四成……”
比丘國國王嘆道。
水淺養不了大龍。
宸北河是小河,遠不如以前的涇河。所以“涇河龍王”不許比丘國的百姓放水灌澆土地,以此來養河水,讓河水充沛。
聽到這裡,白貴皺了皺眉。
他那時隨意佈置的一劫,沒曾想競對比丘國百姓造成了如此惡劣的影響。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不過僅是比丘國這點業力,還無法動搖他的根基。
故此他一心修煉,也就沒感知到此事。
天上一天,凡間一年。對比丘國造成這等惡劣的影響,於他來說,也就是閉關一次罷了。
仙神有別!
何為仙神的偉力!
直到這時,白貴才體悟通透了。
這就和人與螞蟻一樣,人隨意在紙上畫的一條墨跡,螞蟻就會以為是天塹溝壑,從而繞離。在螞蟻的腦海中,戲弄它的人類,無疑是天神。隨意便可造成深淵大河……。
“這就是蚍蜉啊……”
他嘆道。
與此同時,隨著比丘國國王的道謝,還有萬民的祭拜。白貴漸漸感知到,他的信仰正在凝聚,一道道信仰之力出現在了他的黃庭之中。信仰之力凝聚成了一個小人,正是他的泥胎塑像,和他面容略有類同。
“神之所以願降災劫,還是因為這些凡人,或者說蚍蜉太過輕易取信於人,有了災難,才會有深刻的信仰……”
白貴垂視比丘國眾人,暗道。
這道劫因他而落下,是他害了比丘國的百姓糧食減產。然而等他除了這條孽龍後,卻發覺他犯下的罪責,一點報應也沒有落下。與此相反,他輕易就得到了以往數年都得不到的信仰之力。
這怪神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