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爸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求訂閱)

《撕夜》的配樂並不難錄製,半個小時後,王軒從錄音棚裡出來,杜成飛也熟悉曲譜了。

“我現在給你講解一下這首歌,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主要來源於我瞭解到的一些建築工人的生存問題。早些年間,建築工人非常艱辛。工資不高,工作時間長不說,還經常找不到工作。

所以你可以看到歌詞裡有一句“那個人在天橋下,留下等待工作的電話號碼”,這就是他們找工作的方式,因為沒有門路,他們只能將自己電話號碼塗在天橋底以及電線杆之類的地方,等待有需要的人聯絡他們。

而因為經常處於失業狀態,他們很缺錢,想給愛人一點溫柔都做不到,家裡需要錢的時候也拿不出來。想問朋友週轉,可電話打了一個又一個,一聽到借錢,朋友就找各種理由推脫,然後疏遠,沒人能給自己一絲幫助和鼓勵。。以致於他們整顆心都是冰冷的。

整首歌大致表達了歌曲主人公工作的不順,無法給愛的人溫柔,朋友一個個的疏遠沒人能給自己一絲幫助和鼓勵,以致於他只能在漆黑的夜裡獨自掙扎、無奈、難以入眠,很想把黑夜撕開。

錄製這首歌的時候,你一定要將歌曲主人公那種無助、無奈以及彷徨的心境唱出來。聽明白了嗎?”王軒說道。

“嗯。”

“明白了咱們現在開始錄歌。”

錄歌的過程有些磕磕絆絆,可用了一天時間,還是順利錄完了。主要杜成義錄歌的時候情感總是有點欠缺,而王軒是個精益求精的人, 所以才用了那麼久。

但也可以理解。杜成義可沒有阿杜那種早年在建築工地上搬磚的經歷, 阿杜當了7年的建築工人,期間經歷了諸多辛酸, 錄製這首歌的時候相當於本色出演,情感自然飽滿。

而杜成義沒有這種經歷,一次兩次自然不可能將歌曲裡面表達的情感完美地表現出來,只用了一天時間都算悟性不錯的啦。

王軒親自操刀, 混音, 製作母帶,製成成品。

當翁秋平聽到成品之時瞪大了眼睛,平實的歌詞加上杜成義沙啞的嗓音,將在詞曲主人公那種無奈無助彷徨的心境演繹地絲絲入扣, 動人心絃。

“可以啊, 王總,我現在相信你的話了,想不到杜成義這種沙啞的嗓音唱起歌來居然格外有魅力。”翁秋平早年可是金牌經紀人,對歌曲的鑑賞能力還是不錯的。

“就是...”翁秋平欲言又止。

“怎麼了?”

“就是咱們現在在各大音樂平臺的推薦資源已經沒有了, 其他宣傳渠道也是半廢, 再加上杜成義還是新人,想殺出來可不容易。”

“沒事,酒香不怕巷子深。”王軒說道,翁秋平這是沒經歷過被阿杜支配的年代, 當年大街小巷都在放阿杜的歌, 而這首《撕夜》是必放的歌曲,不少地方還直接將《撕夜》單曲迴圈。

《撕夜》是阿杜的成名曲, 阿杜能殺出來, 杜成義大機率也可以。再說了,杜成義可比阿杜當時幸運多了,最起碼杜成義有王軒兜底。

王軒有七八百萬的粉絲, 到時候用他的微博宣傳一下,杜成義的起步怎麼也比阿杜當時強得多。

而杜成義在聽到成品之後激動了。

嗓子壞掉之後, 他其實也唱過歌, 可聽起來就像公鴨子叫一樣難聽。沒想到王軒給他錄製的歌居然完全是另外一個樣。

這真是他唱的嗎?

歌曲錄完, 翁秋平吩咐了杜成義幾句,讓他配合宣傳部宣發。

杜成義走後, 翁秋平好奇問道:“王總,你之前給我看的資料上除了杜成義之外, 還有好幾個新人, 她們呢?有什麼特點嗎?”

“張雅欣的音域很寬, 快歌慢歌都能駕馭,我聽過她翻唱的歌,聲音清亮,有彈性、有張力,具有非常不錯的穿透力。”王軒說道,若讓王軒找個模板,張雅欣的音色應該介於阿妹和張靚穎之間。

“鄧紫晴的中低音渾厚, 高音透亮,說話唱歌都帶著一點鼻音, 但這種鼻音不但沒有成為累贅,反而讓她的歌聲更有特色,辨識度更高。唱歌領域有一種發聲技巧叫鼻腔共鳴, 很難學的一種技巧,但鄧紫晴不需要學,她天生就能做到鼻腔共鳴, 屬於自然特色,比那種特意追求的鼻腔共鳴更難得。與杜成義一樣,這也是個老天爺賞飯吃的歌手。”

“任宣然的嗓音甜美不失空靈,有質感,有共情力,氣息很厚,同樣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嗓音。”這位新人讓王軒想到了任然。

很多人點評任然聲音沒什麼特色,但其實任然的聲音挺有特色的,聲音聽起來很甜,但是又有一種淳厚的感覺,情感很柔和與豐富。

之所以給大家造成聲音沒特色這種錯覺,不過是這位歌手太低調罷了。

因為低調,沒有過度曝光自己,所以任然的歌很火,但人不怎麼紅,就容易造成嗓音沒特色的錯覺。

反正王軒挺喜歡任然的。這是個非常低調的音樂人,專注於做音樂,流量時代來臨之後,歌壇差不多死氣沉沉,但能打的歌還是有一些的。任然的好多歌就屬於能打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