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決賽歌王誕生,榮耀時刻

“青花的創造對於整個陶瓷史具有劃時代意義,青花瓷起始於唐宋,成熟於元朝。在元青花之前,中國流行的是單色釉瓷器,追求的是典雅,高貴,清新的風格。

元青花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面,其以鈷在胎上繪畫,施透明釉後高溫一次燒成,具有永不褪色的穩定性,同時使陶瓷的裝飾方式發生巨大改變,使繪畫與陶瓷工藝結合,極大拓寬了陶瓷的表現力和藝術水平,瓷上畫作從此成為可能。而且其藍,白兩種顏色搭配適宜,給人清爽,明快的感覺,由此風靡世界。”

“白虎厲害了,這傢伙居然對青花瓷的研究那麼深。”

“怎麼說?”

“這麼說吧,白虎這首歌的歌詞可不是隨便作的,而是非常講究。比如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其實這說的是青花瓷的燒製條件。

青花瓷又叫汝窯,天青色就是汝窯的獨有顏色,其色如雨後晴空之天藍色,難以燒製。相傳,受古代的科技限制,古人無法改變溼度,所以當時最好的‘天青色’,是需要工匠等到在煙雨時節的空氣溼度和溫度下,才能燒製出來。所以天青色等煙雨,其實說的是工匠需要等待煙雨天氣才能將青花瓷燒製出來的意思。”

“原來如此,我剛才還在尋思‘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句詩詞的含義呢,原來青花瓷的燒製需要煙雨天氣啊,這也太難等了吧?”

“可不知燒製條件難,其實青花瓷出爐的條件同樣難。青花瓷出爐的一瞬間,同樣需要煙雨天,這兩個條件,決定著青花瓷存世極少,全球都不超過一百件。所以每一件青花瓷,都稱得上國之瑰寶。”

“其實青花瓷還有個傳說。其自唐代誕生伊始便大放光芒,被無數名門望族所喜愛,飽受追捧。到了宋朝,青花瓷成為了專供皇室使用的貢品。當時窯官將汝窯瓷燒製完成後,就請示宋徽宗為其色定名。徽宗三思而過,提筆御批:雨過天青雲開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所以天青色就成為了汝窯瓷欽定的顏色名。白虎連這個都知道,顯然其對青花瓷的研究很深。”

“反正歷史上有關青花瓷的說法很多,但無一不是在為青花瓷添磚加瓦,增添其傳奇色彩。”

不然怎麼說高手在民間呢,間奏環節,不少人已經將有關青花瓷的林林總總科普了出來,讓很多人都聽呆了。

但他們呆滯的情緒註定無法長久,很虧就被點燃。歌聲還在繼續,白虎柔情的歌聲再次響了起來: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帖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裡,千年的秘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王軒非常喜歡《青花瓷》這首歌,喜歡青花瓷的旋律,更喜歡青花瓷的歌詞。

比如這段歌詞,就讓王軒忍不住驚歎。

錦鯉躍碗底,臨摹宋帖...太形象了,將青花瓷上面的圖案很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而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用繡花針落地來形容細膩,這種筆力簡直恐怖。唱這段的時候,王軒的聲音溫婉如玉,宛如和風細雨,灑落在人們心底,給人一種難言的觸動。

“籬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裡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而這幾句歌詞更美,寥寥幾語就將一副美妙絕倫的江南水鄉描述了出來,再加上白虎柔情,宛如戲曲般的演唱,一瞬間,也不知道讓多少聽眾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

在瓶底書刻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柔和的燈光下,王軒站在舞臺上,宛如謫仙一般,無比的靜美。他繡口一吐,便是一副美妙絕倫的水墨畫卷!其中蘊含的古風韻味,稍作品味,就不少觀眾感覺到一絲驚豔。

“太絕了,這首歌真是太絕了。寥寥數語,就能在我腦海中勾勒出了一幅絕美的意境畫面。煙雨江南,不外如是。”

“可不是,我只要閉上眼睛,煙雨江南的畫面就撲面而來。畫面中,彷彿有一位撐著油紙傘的少女,隔著千山萬水眺望江南的裊裊炊煙,隔著茫茫人海默默思戀曾經相識的那一幕。那一抹背影,正如隔著重重歷史靜靜觀賞傳世的青花瓷不變的美麗。。”

“美到窒息,這首歌真是美到窒息!”

“餘音嫋嫋,讓人回味無窮,誠可謂詞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尋。”

“這才是華國風啊,這才是真正的華國風啊!與之相比,於浩的《水墨丹青》真是小兒科,就連《東風破》,我感覺在這首《青花瓷》面前,也不敢說穩贏。”

“不,相比而言,我還是覺得《東風破》更厲害,《東風破》才是華國風的巔峰。”

“毛啊,我也很喜歡《東風破》,但這首《青花瓷》顯然更加完美,曲美、詞美,意境美。”

.....

也難怪眾人產生這個想法,事實上,在另一個時空,關於《東風破》和《青花瓷》孰強孰弱,誰才是中國風的巔峰問題,吃瓜群眾也是爭論不休,就連業界人士也是爭論不休,得不到統一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