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妮爾給每位成員發了一份實戰訓練的總結報告,有這麼幾條資訊比較重要。
…
【實戰環境】無光帶訓練場
【實戰物件】三種不同風格的深海魔物
【實戰時長】0小時45分15秒
【元能迴路】3000/15000
【元能消耗詳情】
1.靜默狀態,累計消耗2300點,佔比約20%。
2.戰鬥狀態,移動、索敵、調整射擊角度等行為,累計消耗4000點,佔比約33%。
3.戰鬥狀態,發射偵測音波,累計消耗1000點,佔比約8%。
4.戰鬥狀態,發射水雷,累計消耗4700點,佔比約40%。
…
在高壓、昏暗環境下,休伯侖的戰鬥傀儡在45分鐘內消耗了1.2萬點元素能量,簡單換算一下的話,1.5萬點元素能量可供行動約1小時。
如果把實戰環境放到地面上,實戰時長可以延長至5倍,即5個小時。
考慮到深海環境更加複雜,1小時的續航能力顯然是比較拮据的。
海倫伯格看過丹妮爾編寫的簡短報告後問道:
“所以你覺得戰鬥傀儡在深海中的續航能力,會成為我們的短板,對嗎?”
“是的,組長。”丹妮爾點了點頭,腦後的馬尾上下晃動,她說道:
“我和休伯侖就此討論過很多次了。儘管現有的深海續航能力已經超過了軍方一線戰鬥傀儡,但如果拿來參加競賽的話,可能還不夠。
“我打聽到了一個情報。金荊花開發的草基戰鬥傀儡,可以實現戰時補充元素能量,透過內建的元素能量回充器,從環境中吸收遊離的元素能量來填補消耗。”
在座的組員,都露出了震驚的神情..
夏佐也不例外。
一個戰鬥傀儡的總續航是這麼計算的。
它體內的能量回路,可以儲存相當於操控者能量柵欄的元素能量。
休伯侖的能量柵欄為1萬5千點,那他的戰鬥傀儡便可在開戰前儲存對應數量的能量。
對於奇物鍊金學的初學者來說,此時會誕生一個奇妙的問題:
為什麼不把能量回路的容量擴大,然後多儲存一些元素能量呢?
拋開容量擴大後,能量回路的體積會相應增大這個因素不談。
不這麼做的只要原因是,儲存元素能量的能量回路,在開啟回路閘口進行二次充能的時候,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能量散逸。
這就像給一個已經鼓起來的氣球繼續打氣,在氣針插入氣閥時,會有氣流不受控制地噴出來一樣。
但能量散逸會更劇烈,基本上會在第二次充能正式開始前,會散逸掉已儲存能量的30%至50%。
能量回路的容量越大,能量散逸就會越嚴重。
戰時補充元素能量不困難。
向戰鬥傀儡灌注能量濃縮液,或是直接驅使精神海洋內的元素輸出能量,均可以在作戰時補充元素能量,這麼做效率低下,只有大概50%至70%的能量順利進入能量回路。
鍊金學派內部,有一個主流的研究思路:
如果能把散逸的元素能量捕捉回來,回充到能量回路里,就相當於減少了能量散逸,提高了二次充能的效率。
元素能量回充器,便被各個奇物鍊金師記錄在案頭,當作一個長期目標去跟蹤研究。
現在,丹妮爾卻提到,金荊花姐妹會,一個草藥鍊金師協會,竟然開發出了元能回充器…
海倫伯格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