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發現,小凌雲好像對她那雙巧手格外的關注和好奇。
之前用竹子做各種傢俱和用具的時候,小凌雲好像就已經注意到了寧夏,只是一直遠遠躲著看,不發聲,不動聲色。
這些日,寧夏開始造紙後,小傢伙終於按捺不住了,跟在寧夏的屁股後面,眨著大眼睛,好奇又驚疑地看著寧夏。
等寧夏曬好一張又一張的紙張後,小傢伙頭一次露出了驚歎的神情,大大地張著嘴,好像驚訝極了。
幾個小蘿蔔頭圍在寧夏身邊,看著竹竿上成形的紙張。
小吃貨凌安問道,“這個黃黃的能吃嗎?”
凌天也眨著眼睛看著,眼神裡流露出了同樣的神情。
凌義抬眸看了看那成形的紙張,穩了穩心神,突然聽到凌安的話,解釋道,“這可不能吃,這是紙。”
“哦。”凌安一聽不是吃的,頓時沒了好奇心。
凌天知道什麼是紙,就是寫字用的,之前他也用紙寫過紙,他不愛認字讀書,所以對紙明顯也不感興趣。
凌義與凌博兩人好學,一看寧夏真的把紙張給造了出來,兩人思緒翻飛。
尤其是凌博看著寧夏的眼神,隱約閃爍。
要知道,這紙張尤其珍貴,只有皇家貴族與土豪紳士能用得上,至於造紙的法子,也被掌控在官家手裡,普通平民百姓根本就不可能知道造紙的法子。
寧夏也知道,這紙張在古代的意義,自然沒有想過要把它揚出去,只是做出來,自個用。
將紙張裁剪成本,再用竹子和細繩裝訂起來,一本空白的書本就怎麼成了。
凌義、凌博與凌雲三個孩子圍著寧夏,看著寧夏從陌生毛糙到熟練飛快地將紙張卸下,裝訂成本。
直到竹竿上晾著的六七張大黃紙裁剪完、裝訂完,寧夏才歇下來。
三個小傢伙看著寧夏的動作,凌雲小眼神裡滿是驚疑與好奇,凌義面無表情,漆黑的眼眸裡卻流露出別樣的情緒。
倒是凌博最為淡定,勾著唇,一雙初顯成形的桃花眼,彎成一道月牙的形狀。神情淡定,只是看著寧夏的眼神卻又複雜了兩分。
寧夏起身往屋裡走去,出來之時,手裡拿著一個竹盒。
將竹盒放在桌面上,寧夏開啟,裡面裝著六根毛筆和四根墨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