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羅飄起遮住日落西
奏一回斷腸的古曲
抬起畫面如此的美麗
孰不知是誰的墨筆
淡淡胭脂遮住了思緒
小酌幾杯卻有醉意
多少能人將相書畫三千里
上河圖雕琢的意義……”
李鴻江的戲腔一重又一重,撞擊在聽眾的腦海,感到胸潮澎湃。
一副宋代的磅礴畫卷展示在我們眼前,引領我們走近一個時代。
雖然歌曲結束了,但是卻令人回味無窮。
現場觀眾鼓起雷鳴般的掌聲,彈幕都為之一滯,然後更瘋狂的滑過螢幕。
“曲調磅礴大氣中不失清麗,聲音空靈純淨,將京劇和現代風格很好的糅合在一起,很久沒有聽到這麼好聽的歌了。今天我記住了一位歌手,他叫李鴻江!”
“男人的柔,女人的媚,在李鴻江的聲音裡盡情演繹,韻味從中滿溢而出,好聽到極致的古風雅曲。”
“清新古樸的旋律,微帶著些許寧靜的氣息,配上李鴻江典雅清麗的戲腔,彷彿帶人真的來到了那畫中煙雨迷濛,時隔千年的情境,彷彿呼吸略重一些都生怕會驚擾了這幅恬淡的畫面。曲終,餘音繞樑不絕,塵埃緩緩落地,隔紗般幽微,美得令人嘆息。”
“流行歌曲可能是當下我們這個時代的曲風,這首歌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九霄雲外的感覺,飄飄然,好美,加上李鴻江那種自然的乾淨的聲音給這首歌賦予了一種古典的韻味。特別喜歡。”
“……”
專業評審團的老師們對這首歌,對李鴻江的表演,只有好評。
李鴻江連連鞠躬,表示感謝。
這時候有一個人提問了,他叫姜塗,白鬚白髮,穿著一身好像是打太極的練功服一樣。
對了,他來自魔都作曲作詞協會。
他笑著問李鴻江:“我記得你唱完歌后,顯示這首歌的作者是餘木?”
“餘木!”
聽到姜塗這麼一說,所以觀眾都豎起了耳朵。
那是餘木啊!妖孽般的人物,明明是幕後詞曲工作者,卻總能比歌手更能引人注意,而且他寫出來的歌曲還那樣好聽,銷量爆表。
你可以永遠相信餘木,他總能寫出讓你滿意的歌。
而且,幾乎每個人都被餘木微博底下的沙雕網友逗笑過,他們充斥著生活的各個圈層,逢人便說餘木的妖。
餘木還真是不讓人敏感都不行。
舞臺上,李鴻江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