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治癒的荒涼寫了很久的藥方
定格成回家方向
……”
良久之後,第一遍聽完了。
聽眾們惆悵地嘆息一聲。
“陶林的新歌有點兒好聽耶?”
“什麼叫新歌有點兒好聽,陶林的歌不是一直都好聽嗎?”
“雀食。”
“但是這首歌給我的感覺很不同,陶林出奇的溫柔,好像在呵護一個走夜路的孩子回到家中。”
“對對對,那種希冀的感覺,我迷了。”
“聽歌還得是陶林呀,好聽!”
“……”
聽眾們付費下載好這首歌,並給予了好評。
不過,餘木作為整首歌的作者,也是一個焦點,只是現在餘木存在的地方,便一定會有爭議。
“怎麼樣?這下還有誰說餘木不配?”
“餘木寫的歌多好哇,詞曲全能型創作者,試問世間有幾人?”
“音樂妖孽,永遠滴神!”
“餘木寫的歌確實好聽,只是可惜沒有協會的認定……”
“唉,不是我說你們這群槓精怎麼這麼認死理呢?”
“餘木那需要別人的評判,寫好歌才是他的職責!”
“對,說不定餘木直接跳過被協會評斷,直接進入魔都作曲作詞協會了呢?”
此話一出,全場皆驚。
連吵架拌嘴的人不禁停下了動作。
餘木直接進入魔都作曲作詞協會?
這件事現實嗎?
放眼華夏至今還從未有一個人能夠做到的。
想成為作詞作曲協會的會員,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透過幾年一度的考試,另一種則是協會邀請。
那餘木這個才堪堪出道一年多的詞曲人,雖然他成就較高人氣旺,但資歷畢竟尚淺,那麼他配讓協會親自邀請嗎?
全場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