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建功,封賞一般是三條路,一是散階,這個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將校都不太在乎,其二是爵位,這是最常見的方式,其三是晉職。
但晉職也分兩條路,其一是在外地,從縣令升為州佐官,如司馬、別駕、長史之類,最後掌一州之地。
其二是調回朝中……這就有講頭了,放在後世那就是去中樞鍍金。
平陽公主略一思索,“還是任其自擇吧。”
如果是今日之前,平陽公主或許會為李善做主,但今日裴世矩出手,她猜測李善或許有自己的思量。
李淵笑呵呵的又閒聊了幾句,看似無意的問:“聽聞商隊出塞,一次攜數百良駒而返……”
話還沒說完,平陽公主從袖子裡取出一本冊子,“代縣商隊購馬一百三十七匹,其餘商隊攜馬兩百一十二匹,懷仁以玉壺春作價,再補上錢,全數購來,共計三百四十九匹。”
李淵心神一鬆,想來應該是李善將事情料理清楚後才送信來,真有赤子報國之心啊!
“此次送信回京的是女兒之前遣派的親衛,三百餘匹馬,半數可為良種。”平陽公主揚了揚手中的冊子,“懷仁為國事遭朝臣彈劾,父親不可肆意相奪!”
李淵一時沒聽明白,什麼都心知肚明的李世民解釋道:“父親,懷仁於代縣設市,組建商隊出塞,決計繞不過河東諸多世家。”
“若是此次不耗分文,只怕懷仁難以為繼。”李建成笑道:“三妹,總不會是市價吧?”
關中一匹良駒值萬錢,若是能配種的良種更要貴上數倍,朝廷是決計不會出這筆錢的,而且戶部也沒有這個名義撥款……更何況這事兒也不能擺在明面上。
李淵接過女兒遞來的冊子,翻開細看。
這本冊子是李善親手填寫的,一共分為三塊。
其一是北市的抽水,以及玉壺春耗費的成本。
其二是代縣商隊回返後,以馬匹、耕牛抵消事先賒的玉壺春,多退少補。
其三是以柳氏、裴氏、薛氏為首的河東望族的商隊,攜帶的馬匹以適當的價格抵消玉壺春以及耗費的糧草,這方面李善補上了不少錢財。
李善習慣性的在冊子最後列出了一張表格,將各種資料清晰的展現出來,李淵一看就明白了,如果這三百多匹良駒全都無償送出去,那接下來李善只能勉強支撐。
“不行。”李淵將冊子遞給李建成,沉吟片刻後搖頭,“代縣地方分潤甚少,懷仁未必能壓得住。”
換句話說,河東諸多望族分潤的比較多……但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李善從北市抽水的錢基本都填進去了,他們不會像代縣勢族一般,將良駒便宜賣給李善。
李建成看了幾眼笑道:“也未必,商隊回程攜帶的除了良駒之外,還有耕牛、皮襖等貨物。”
李淵還是搖頭,看向平陽公主,“懷仁如何考量?”
“懷仁有意將良駒送至關中,大半由父親處置,小半售賣,再從各地分購貨物,特別是糧食。”
平陽公主的解釋比較含糊,但父子三人都聽得懂……李善把持商路,一方面在於北市,一方面在於代縣令這個位置,特別是如今身在雁門,但更重要的是玉壺春對草原部落的吸引力。
而在河東籌集糧食釀酒,不可能繞過那些河東望族……換句話說,雙方是相互制衡的,李善卡住了雁門關這個口子,而河東望族卡住了糧食這個口子。
所以,李善希望另闢蹊徑,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李淵琢磨了下才點頭同意,“七成送去關右,三成售賣,但不許於關中購糧。”
這是情理之中的事,關中缺糧都下了禁酒詔了。
頓了頓,李淵笑道:“售賣購糧,便由嗣昌來辦吧。”
平陽公主應下此事……自從她執掌北衙禁軍之後,夫婿柴紹雖然仍官居右驍衛大將軍,但只虛職,並不掌軍,甚至都不去上衙,平日少有出門,一天到晚閒的沒事幹。
李世民瞥了眼平陽公主,看似無意的說:“三姐,懷仁壓得住代縣地方嗎?”
李淵嘖嘖兩聲,“施恩懷柔,未必是好事,只怕代縣地方得隴望蜀。”
那麼多封信,對於李善在代縣的一切,李淵都很清楚……赴任以來,諸多懷柔施恩,甚至不惜親自彎腰秋收,但他太清楚那些地方勢族了,從來都欺軟怕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