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一半,張文瓘猛地住了嘴。
“拜見姑父。”面無表情的張文禧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行了一禮,然後一腳將弟弟踹趴下,轉頭看向李善,“抽了幾鞭了?”
“說好了三十鞭,還剩二十七鞭。”
“聽聞邯鄲王雖溫潤如玉,但戰場殺伐決斷,曾在蒼頭河畔壘砌京觀,手段卻如此溫和?”張文禧板著臉說:“一百鞭吧。”
張文瓘臉色慘白,扯著嗓子吼道:“大兄!”
張文禧狠狠瞪了眼過去,“閉嘴!”
真真假假抽了足足一百鞭,李善才和崔信離去,張文瓘躺在榻上,委屈的說:“大兄,明明是你說出去的!”
“那為兄也不知曉是回贈表妹的!”張文禧恨恨道:“等著吧,姑姑那邊還沒收拾你呢!”
張文瓘臉上掛上兩道淚痕,這個鍋背的……
已經出了府的崔信斜著眼睛盯著李善,而李善卻笑吟吟的,“倒是委屈稚圭了。”
“嗯?”
李善小聲解釋了幾句,八成真的是張文禧說出去的,但這位並不知道內情……算了,反正這個鍋肯定是張文瓘來背。
“噢噢,此次文禧入京,一為管束稚圭,二為出仕。”崔信立即聯絡起來了。
楊思誼是中書令楊恭仁的長子,而楊恭仁如今還兼任吏部尚書,張文禧八成是在透過楊思誼打通關節。
看崔信還是憤憤,李善小聲說:“對了,二月初三冠禮,若是陛下無指派,伯父可否代為主持?”
“再說吧。”崔信捋須,轉而問道:“今日朝中紛議,蘇定方何以晉爵郡公?”
李善放下心了,捋須一半是岳父大人心情不錯的習慣性動作,隨口道:“或許是定方兄即將迎親吧。”
崔信捋須的手一頓,女婿是不是以為我傻,拿這種話來糊弄我?
李善趕緊補充了幾句,“又或許有其他原因,不過小侄也不明內情。”
看崔信又瞥了眼過來,李善幽幽道:“小侄也擔心啊……”
從政治立場來說,蘇定方和凌敬是不同的。
凌敬早在山東戰事收尾階段,就與李道玄、田留安、齊善行等秦王一脈的將領奔赴各處,平定叛亂,安撫民心,早就被視為秦王門下,之後更為天策府屬官。
而蘇定方卻不同,他直接參與了李善斬殺崔帛平定兵亂民心……這件事也直接導致了李善透過平定山東戰事扇了東宮一個耳光,卻沒有被視為依附秦王的主要原因。
所以,蘇定方的政治立場是完全和李善一致的,這點所有明眼人都看得清楚。
莫名其妙的晉爵,很多人都在猜測其中意味……畢竟李善組建代州軍,蘇定方一直是實際的主將。
很多人都在猜測,或許和裴世鉅建言於關內道備兵有所關聯。
這天晚上回到莊子,李善突然想到,如果說政治立場的話,蘇定方是站在自己這邊,而自己在明面上是站在李淵這邊的,太子、秦王、齊王各有立場。
但還有一個人也是站在李淵這邊的,平陽公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