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李善行了一禮,朗聲道:「如今大唐一統天下,突厥雖有內亂,但卻是龐然大物。」
「他日必有國戰,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但大戰多年,正要休養生息,積蓄民力,以待來日。」
「突厥南侵,當於邊塞屯兵以備,護佑民眾不受侵擾。」
這幾句話說的冠冕堂皇,但好像是廢話,不過在場的個個都是人精,誰都聽得出來,關鍵不在於李善說的這些,關鍵在於李善沒有說的那些。
面對突厥,守衛疆土,但最好還是不要出擊……所以,在對陣突厥的將領中,最好選擇的是那些善守的將領。
換句話說,李善這是是勸誡李淵,如今大唐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與突厥開啟國戰。
李淵深深吸了口氣,靈州道行軍總管……看來還是要難產,自己或許應該快刀斬亂麻的處置。
將這些暫時拋之腦後,李淵笑道:「懷仁今日覲見,所為何事?」
「陛下,臣出任司農卿已有數月之久,無寸功而立,愧對陛下信重……」
「哈哈哈!」李淵笑罵道:「還有臉說呢,天天在司農寺裡晝寢,甚至都不上衙去驪山泡溫泉湯!」
李建成也湊趣笑道:「父親大度,還賜懷仁五口驪山湯呢。」
「陛下!」李善正色道:「臣請出京,視察屯田諸事。」
李淵呆了呆,想起年前李善提起過這事,「是為了棉花種植?」
「正是。」李善點頭道:「棉花一物,於國於民均有大益,臣請命專職。」
早在李善剛剛上任司農卿的時候,朝中很多人都看出來,李善去司農寺就是為了推廣棉花。
陳叔達笑道:「他日萬民以棉衣抵禦寒冬,必感邯鄲恩德。」
「雖然臃腫,但的確保暖。」楊恭仁笑吟吟道:「邯鄲王準備去哪兒試種?」
這邊正聊著呢,李世民悄悄打了個哈欠,這事兒他早就聽凌敬稟告過了,他也首肯了,如今朝中局勢緊張,但也沒到最後關頭,更何況人家都將蘇定方送到手上了,李善本人在奪嫡中並沒有實際作用。
聽凌敬提過一嘴,靠近黃河,好像是同洲吧?
下一刻,李世民就聽見李善如此說。
「陛下,臣擇隴州汧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