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兄已經應下了。」張文瓘調轉馬頭與李善平行,「再過幾年……考明經科。」
「不是要考進士科嗎?」揔
張文瓘幽怨的看著李善,「懷仁兄珠玉在前,小弟何敢獻醜?」
「今年進士科,一共才二十三人應試,最終只取了三人。」
李善臉上浮現出真切的愧疚,真抱歉啊……他已經打定主意了,以後自己要養晦韜光,不能再那麼鋒芒畢露了。
不過實話實說,李善也不想鋒芒畢露的,沒奈何記得的都是千古名篇,實力不允許他養晦韜光啊。
當然了,李善有這種想法,主要還是因為存貨不多了,其中一部分與人設不合,格式不同,甚至性別都不同,難不成吟誦「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還有什麼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那也是絕對不能用的,一方面和人設不符,另一方面李善這輩子估摸著不太可能去天姥山了。
還有《蜀道難》,如果這輩子李善不去蜀地,那也是不能用的。揔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倒是能用,但還是算了吧,總不能逮著李白一隻羊薅羊毛啊。
嗯,李白啊李白,你得感謝我,給你留了不少呢。
李善心裡這麼想著呢,那邊江國公陳叔達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懷仁可有新作?」
「終日忙於戰事……」李善苦笑道:「心力耗盡,無暇他顧。」
陳叔達大笑道:「懷仁過謙了,想必是尚要推敲。」
「也未必需要推敲吧?」崔信插嘴道:「其實邯鄲王也有捷思。」
這是在指當年自己不假思索送去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李善嘴角抽了抽,翻這種老賬有意思嗎?揔
我這次也沒得罪您老啊?
「他日殿下詩成,還望崔兄不吝。」李客師上前打圓場笑道:「遠道而來,還請先行入營暫歇。」
「客師兄。」崔信行了一禮,又與後面的張士貴、薛萬徹、錢九隴、胡演等人陸續見禮。
李善、竇軌與陳叔達一邊走一邊說著戰事,溫彥博板著一張死人臉走在側面。
當日突厥迅速北撤之後,唐軍沒有北上追擊,而是掃蕩周邊,追擊遁入各處的殘敵,然後在百泉縣一帶構建防線,做持久戰的準備。
不過突厥此番大敗,梁軍也倉皇撤兵,屯重兵於固原縣附近,那一片也依六盤山而建,原州七關中的四個關卡都在境內,不過主要是在西南、西北方向,東側這邊相對地勢平坦。
李善只遣派偏師試探性攻打了兩次,另調配兵力轉道南下,攻打平涼縣。揔
平涼縣位於原州正南側,在六盤山東麓,北側是百泉縣,西側就是制勝關、隴山關,涇河的源頭就是在這兒。
涇河的旁支葫蘆河、陽晉川等多條河流也是在這兒匯入涇河,特別是葫蘆河,一路通往固原縣北,為了保證後方以及水路通暢,李善遣派張士貴領軍,以薛萬徹、李客師、馬三寶為輔,率近萬兵力攻打平涼縣……呃,竇軌就是那時候逃走的,導致溫彥博不得不自個兒一個人上書彈劾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