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臨行

對於皇甫忠這樣的世家子弟來說,沒有什麼比家族門楣更加重要,沒有什麼比家族衰弱更可怕,為了振興門楣,他們什麼都肯幹,他們什麼都敢幹。

所以,皇甫忠只有一個選擇,在唐軍收復三州的過程中有所建樹,才能保證門楣不墜。

對此,溫彥博、崔信、張文瓘這些世家門閥出身的都心有慼慼焉。

倒是個可以用的人物,李善當日就做出這樣的判斷,只是一時半會兒拿不定主意將皇甫忠用在哪兒,收入帳下打理文書或者舉薦出仕,甚至召其隨軍,未必能發揮得出皇甫忠的用處。

竇軌瞄了眼若有深思的李善,隨口道:“都已經兩天了,固原那邊也沒什麼訊息,只怕梁洛仁不會放歸皇甫黎。”

“那就等著唄。”李善無所謂的說:“既然徵召為縣尉,那應該安全無虞,倒是梁師都此舉,顯然有意紮根原州。”

這是顯而易見的,靈州、會州在簫關以北,人口不多,別說望族了,因為連年征戰,就是鄉間豪族都找不出幾家,梁師都有意與大唐爭雄,不可能放棄原州,那就不可能忽視原州第一世家皇甫氏。

崔信小聲嘀咕了幾句,李善偏頭看了眼,心裡暗罵這位岳父大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皇甫黎也不是個蠢人,但若不接受梁軍的招攬,其祖母、母親、妻子,除卻皇甫忠之外的三個兒子都在身邊,一旦梁軍舉刀,那皇甫一族嫡系差不多就全軍覆沒了,安定皇甫氏也算是被族誅了。

皇甫一族雖然源遠流長,但名望不能與五姓七家相提並論,別說次一等的京兆杜氏、韋氏、河東薛氏等等,就連再次一等的天水趙氏都比其要高得多,梁師都是有下狠手的可能的。

換句話說,皇甫忠是以一人身染汙名來保全全族,李善覺得他應該與皇甫忠有所聯絡或者默契。

竇軌嗤笑道:“若是城破之日,立時自刎……”

現在想想,這的確是最好的選擇,李善無奈的擺手,“求生畏死,人之本能,不可苛求。”

說得簡單,但自殺……不是每個人都能下這個決心的,即使下定決心到了最後關頭說不定也要畏縮,豈不聞千年後的那位“水太涼”?

都到了湖心了,閉著眼睛邁一步就行,硬生生還是打漿回了岸。

聊了許久,外間有親衛來報,都已經準備妥當了,李善起身行禮,“各軍將校,各地官員調配,以及軍械、鎧甲補充,均拜託江國公了。”

“分內職責罷了。”

“此外,與梁軍換俘一事,關係宗室,還請陛下定奪。”

李善那日用皇甫黎的藉口把陸季覽打發走,也有這方面的原因,之前放歸突利可汗自己有充足的理由,也有刻意為之的因素,但這次的換俘還是要事先請示的,畢竟關係到襄邑王李神符。

一直送出十里,李善才止步望著緩緩向南的車隊,崔信昨夜用極為鄭重的口吻說了,若不能速勝,經年累月,那還是要儘早脫身的好。

說話時候的崔信臉色有些怪異,李善難得的沒有聽懂,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是在提醒自己,別誤了明年五月的婚期。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