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開端(上)

李淵點點頭,“記得是太子門下的?”

“楊文幹。”李元吉答道:“孩兒知曉這人,早年是大哥的侍衛,後出任莫州總管,幾年前調回關內出任坊州刺史。”

李元吉突然眼睛一亮,“父親,不過數百亂民,孩兒去一趟吧!”

“你?”李淵有些猶豫。

其實李淵覺得李元吉是最合適的人選,原因也很簡單,畢竟楊文幹是東宮一脈在關內唯二的州府級別的主官,另一個是領大軍在夏州的薛萬徹。

如果在這時候讓秦王一脈的將領去平亂,說不定就要惹出什麼風波,而李淵是準備回京之後才徹底解決奪嫡紛爭的,這時候如果惹出什麼亂子,二郎可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而李淵是沒有殺子的計劃的。

柴紹倒也合適,不過他節制北衙禁軍,護衛仁智宮,不太合適領兵平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齊王李元吉的確是最合適的。

不過李淵有點信不過這個兒子的能力,三個嫡子,二郎不用說了,大郎少有出征,但也曉軍略,知進退,唯獨三胡……雖然寵愛這個兒子,但李淵也不得不承認,太過平庸了。

平庸這是好聽的說法,不好聽那就是廢物一個。

“父親,畢竟宇文穎是孩兒舉薦的。”李元吉一臉的期盼,“這次也帶來近百侍衛,都擅騎射……”

李元吉喋喋不休的請戰,心想雖然出了意外,宇文穎來報的時候,自己沒來得及出鳳凰谷,但如果能領兵平亂,那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

李淵遲疑良久才點頭道:“近百侍衛不夠,你從北衙禁軍中選五百兵……以何人為將?”

李元吉想了想,“左千牛衛將軍宇文韶,或者李思行?”

“李思行擅機變,通軍略,可以其為主將。”李淵點點頭,“宇文韶善衝陣,可為副將。”

李思行出身趙郡李氏,早在前隋就避仇太原,託庇於李淵門下,後來晉陽起兵之前,李思行在長安打探軍情,後又出任左三統軍,敗宋老生,破長安,均有功勳,名列太原元謀功臣,爵封郡公。

宇文韶早年就是李元吉門下,曾隨參與洛陽之戰,甚至還因為勇武善戰被李世民調至身邊,在虎牢之戰中頗有戰功,不過在此之後,與秦王走的不近,所以並不被視為秦王一脈,倒是與太子有些來往,曾經隨李建成在武德五年出征攻陷大震關的突厥。

對李元吉提出的兩個人選,李淵很滿意,一個是齊王府的屬官,另一個既是齊王的門下,也曾經是秦王、太子的舊部。

當李元吉率六百餘兵力啟程之後,凌敬才從李世民那兒得到訊息,臉上沒什麼表情,卻在心裡大叫糟糕。

蘇定方已經算過了,秦王以及諸將的部曲加上左右千牛衛的兵力,約莫在一千兩百左右,但現在李元吉帶走五百禁軍,現在只剩下六七百兵力,若是事變,能守多久?

懷仁來得及趕過來嗎?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