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斷定。”李善咧咧嘴,“還是要看突厥動向而定,若是突厥圍困晉陽、榆次,另遣軍攻嵐州,劫掠幷州東部……但若是突利可汗繞過晉陽,欲破汾州……”
不同軍略之道,同時也沒怎麼去過河東的陳叔達這才反應過來,為什麼剛才李善、李世民第一件事就是讓處在汾州、晉州邊界處的任國公劉弘基駐足,若是繼續北上,很可能在途中被突厥急襲。
李世民看著地圖,猶豫道:“介休……靈石……”
竇軌低聲道:“應該是靈石吧。”
“最好是靈石。”李善幽幽道:“但若守不住靈石,那隻能是霍邑。”
李淵沉吟不語,他太清楚河東的地勢了,從太原南下汾州,進軍關中或者說抵達龍門渡口的行軍道路有一個關隘,那就是雀鼠谷。
雀鼠谷的地勢有點像飛狐徑,數十里間道險隘,是太原至晉州的必經之路,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據點,一個是雀鼠谷北側的靈石縣,周邊有賈胡堡、高壁嶺、汾水關,都是險固之地。
另一個是雀鼠谷南側的霍邑,當年李淵晉陽起兵,迅速南下,先取賈胡堡,突破雀鼠谷,在霍邑大破隋將宋老生,這一戰後,李淵兩日抵龍門,攻入關內。
所以,如果守得住靈石縣那是最好不過的了,但劉弘基能不能守得住是個大問題,但如果守不住,也必須要保證霍邑不失……否則河東南部將成突厥肆意縱橫之地,萬一堵住了龍門渡口,唐軍想出兵河東,都要礙難重重。
“陛下,任國公當年長居太原,當知雀鼠谷之重。”李善輕聲道:“但如今,河東兵力不足……”
李世民介面道:“不錯,其二就是兵力,河北太遠,只能從關內道調兵,不使突厥破晉州。”
一旦霍邑丟了,晉州被攻破,突厥面前幾乎沒有任何阻礙了,整個河東南部都將在突厥騎兵的馬蹄之下,而且還會威脅關內道。
調兵是肯定的,而且只能從關內道調兵,李淵咬著牙道:“如今上番府兵尚有萬餘,但只怕不足。”
“延州道如今無戰事,可使延州道行軍副總管尉遲恭率兵南下,趕至同州龍門渡口,或華洲風陵渡口。”李善心想還是要從延州調兵,不過尉遲恭是無法留在長安了。
楊恭仁卻開口道:“延州南下,越數州至同州、華洲,只怕來不及,還是從岐州、涇州調兵更快,雖然稍遠,但道路平坦,速度更快。”
蕭瑀點頭贊同,“廣陵郡公方破突厥,都布可汗無力破靈州、原州,涇州、隴州、寧州、岐州四地兵力可用。”
李善臉色陰沉,突然轉頭看了眼裴世矩,“裴公以為呢?”
裴世矩心裡暗笑,你懷疑隴右道,可惜你懷疑的原因不能說出口,“此事當由陛下、秦王決斷。”
李世民臉色也同樣陰沉,從隴州、岐州那邊調兵的確要快一些,但那樣的話,如果真如懷仁揣測的那番,隴右道一旦有變,李孟嘗很難守得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