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瑋贊同點頭,“其實此次秦王出征,東宮異動的可能性不大,而且陛下也不會置之不理。”
“不錯。”範十一繼續道:“太子若要起事,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秦王兵敗,甚至可能……”
“不太可能。”蘇定方搖搖頭,“就算秦王從風陵渡口渡過黃河之後,突厥已攻破靈石,穿越雀鼠谷,但秦王手握兩萬精銳,背靠華洲,以永豐倉為後盾,而且還能透過潼關從陝東道大行臺調兵北上,即使遇挫,也不至於兵敗身死。”
李善補充道:“定方兄說的是,若是太子不管不顧,那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尉遲恭尚未趕回長安,但秦王在外,東宮敢異動的話,就算佔據長安,還能安撫延州軍、靈州軍,那也沒用……秦王佔據潼關,很快就能調集河東道、河北道、陝東道三地兵力伐逆。”
“所以只有一種可能。”範十一輕聲道:“等秦王歸朝之時,不過東宮會怎麼做呢?”
雖然小心警惕,但李善不太相信東宮有翻盤的可能,他更擔心的是裴世矩會做什麼……都八十歲了,裴世矩不肯告老回鄉,不肯俯首認輸,那說明這隻老狐狸肯定是有手段的,即使冒險,但也是有成功可能的。
這個成功,不一定是東宮的成功,而是裴世矩的成功,所以李善才會縮著腦袋躲在莊子不肯冒頭。
大致的安排都佈置下去之後,李善將蘇定方、朱瑋送走,再將崔信送回後院,最後才回到書房,範十一早就在門口等候了。
“見了?”
“見了。”範十一低聲道:“賓王兄不太起眼,如今還寓居常何家中。”
李善哼了聲,馬周這顆棋子被丟過去也有幾年了,至今也沒發揮出什麼作用,不過李世民對其倒是挺重視的。
也是前日夜間,李世民才告訴李善,大半個月前,他與馬周私下見了一面,具體情況李世民沒說,但隨後北衙禁軍因為仁智宮事變頗多折損,所以將校做了不少調整。
而常何、馬周還是留在了玄武門。
讓李善不滿的是,今年初出仕的王仁表也被調到了玄武門,李世民不可能會去關注王仁表,一定是馬周出的主意。
範十一低聲道:“左千牛衛的李三郎如今距離玄武門也不遠。”
“嗯。”李善略略點頭,話題一轉道:“範豐那邊如何?”
“還是老樣子。”
“讓他留點神。”李善低聲囑咐,“他在永昌坊,與東宮只有一牆之隔,應該能提前有所察覺。”
“是。”
李善沉默了會兒後問道:“那條路安排好了?”
“已經與範圖率二十名親衛來回走了三遍,沿途也做了記號。”範十一嚥了口唾沫,“不過若是夜間,要沿永安渠前行。”
李善不再發問,反覆在心裡盤點,如果用不上也就罷了,萬一出了事,這些後手說不定是能救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