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涉及太深的東西,李善抱著萬一的希望,最後問了句,“能不去嗎?”
“當然能。”李楷直截了當的說:“將內情告知五叔即可。”
李善脫口而出,“如此戰陣,正要大開眼界,理應隨軍!”
開玩笑,李乾佑是齊王心腹,真的將什麼都說了,說不定第二天裴世矩都知道了。
到時候河東裴氏出手,李世民會替自己扛著?
自己在長安無立足之地都算是輕的了。
離開酒樓,李善徑直回了朱家溝,坐在車廂內,他臉色陰沉的很。
隨波逐流,雨打浮萍。
李善知道,對比起來,自己的分量太輕,只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但李善依舊不甘心,總有辦法的,總有辦法的。
雖然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但李善覺得,自己可以先動手,不論好壞,至少不會跟著命運的指揮棒起舞。
身為一個穿越者,李善有這樣的資格,也有這樣的信心。
當然,這需要一個契機。
此時此刻的承乾殿。
李世民懶懶的靠在榻上,四歲的長子李承乾在榻邊走來走去,兩歲的次子李泰在榻上緩緩爬動。
察覺到丈夫心情不悅,秦王妃抱起李泰,輕聲道:“夫君為河北事煩心?”
李世民目光遊離,隨口道:“三胡外勇內怯,未必能掃平河北。”
“可憐關中府兵,只怕還要夫君力挽狂瀾。”秦王妃勸慰了幾句,話題一轉,“今日三堂姐入宮,提到了東山寺李善。”
李世民回過神來,笑道:“任由三胡折騰去。”
“李善其人,看似謙遜,實有傲氣,三胡哪裡能降服!”
“再說裴寂那老匹夫……”
圍繞著征伐劉黑闥一事已經持續了小半個月的討論,裴寂和李建成一唱一和,李淵順水推舟,將主帥一職交給了李元吉。
看了眼妻子,李世民坐起身子,“此人必入孤麾下,只是此時不妥。”
“當年道玄年幼,孤身在太原,都是你我照料,如今是河北道行軍總管……”
“你寫封信給道玄,讓李善帶去。”
看妻子去寫信,李世民又開始神思不屬,對於李善這顆棋子,他最早是試圖以此來判斷河東裴氏的政治立場。
沒想到,河東裴氏居然一無所知,李世民有些失望,他的確很賞識李善,但一直顧忌一門雙相的裴家,沒有將李善收歸門下。
但此次出征歸來,李世民的想法漸漸發生了變化。
一年多了,李世民始終沒有放棄透過合法合規的正常手段入主東宮的希望,但他沒想到的是,朝中重臣大都不希望看到東宮易主。
其中,陳叔達和蕭瑀持身公正,封德彝一意媚上,宇文士及分量太輕,最針對李世民的就是如今的首相裴寂。
李世民在心裡想,如今的李善雖名聲鵲起,但還太過稚嫩,想將其召入麾下,至少也要等明年。
因為李世民知道,李善欲以科舉入仕……雖然小有名氣,但畢竟不是世家子弟,至少明面上不是,李善只有科舉入仕這一條路可以走。
李世民並不擔心李善會被李元吉、李建成招攬。
裴寂和李建成來往密切,裴世矩是太子詹事,李善不可能不知道,靠向秦王府是唯一的路。
李世民隱隱能察覺到,自己和李善之間是有默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