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也沒多說,只伸手取出兩封信遞了過去。
一封是李客師寫的,一封是房玄齡寫的。
李客師雖然在秦王府中地位不算多高,但卻是隴西李氏丹陽房出身,其兄李靖正在撫平江南,而且李客師的妻子是長孫氏,是秦王妃的堂姐。
房玄齡就不用說了,是秦王一等一的心腹幕僚,最重要的是田留安和李君羨是武德二年投唐,就是得房玄齡引薦才入秦王府的。
兩封信看完,田留安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能得殿下讚譽,房公舉薦,必是英傑。”
李善這才說起正題,“下博戰報,必然已入長安,足下以為,聖人會命秦王再伐河北嗎?”
田留安遲疑了會兒,“劉黑闥兵鋒銳利,諸軍難擋,席捲河北,若不是秦王領兵,還能有誰?”
“絕不會是秦王領兵。”李善神色淡漠,“就算失河北全境,秦王也難出京!”
“東宮?”
“不僅是東宮,還有聖人。”李善的話堪稱肆無忌憚,“如今河北道尚有相州、魏洲、衛洲,齊總管南下相州,田總管護衛魏洲,程名振守衛洲,其中兩人出身秦王府,程名振年初亦在秦王麾下效力。”
李善盯著田留安的雙眼,“齊王月許頓足不前,如今更不會領兵北上。”
“那……”
“東宮意欲親征河北。”看過答案的李善斷然道:“東宮窺探山東已非一日,齊王率軍南下陝東道,太子洗馬魏玄成隨軍而來,打探軍情。”
“但是……”
李善不理會張玄素的插嘴,打斷道:“若非東宮親征,還有誰壓得住秦王?”
“再過半月即是寒冬,突厥人必然北返,劉黑闥便是一條死蛇。”
“若此時南撤渡河,任由劉黑闥佔魏洲,東宮必然雀躍,秦王必然勢衰。”
田留安怔怔道:“的確如此……淮陽王兵敗,齊善行捨棄刑洲,若某渡河南撤……”
一旁的張玄素張嘴欲說,但想了想還是閉上了嘴。
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你說秦王難再次伐河北,這還算有理有據……但憑什麼斷定東宮會親征河北?
但隨著李善的剖析,張玄素開始半信半疑。
的確,河北道行軍總管兵敗,若是再從關內調兵遣將,想壓得住秦王的,只有太子……聖人立國後就沒出過京兆。
這裡面有個大家心知肚明卻說不出口的原因,李唐立國,征戰四方,基本上都是以宗室子弟為統帥,李道玄也是這個原因才能統帥河北唐軍。
但李孝恭還在江南,李神通在河北幾度敗在竇建德、劉黑闥手中,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嫡系鐵桿,甚至李神通也偏向秦王。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太子親征,才能壓得住秦王一脈,總不能指望棄洛洲而逃竄的廬江郡王李瑗吧?
說到底,河北戰場是唐軍和劉黑闥的戰場,同時也是東宮和秦王府的戰場……後者的比例還要更重一些。
李善幾乎將事情揉碎了娓娓道來,田留安終於下定決心,堅守魏洲。
只要你不跑,那就行……李善終於放下心。
李善在出徵前有著大致的謀劃,最終他選擇將李德武推入東宮,不過現在他也不知道有沒有成功。
其次是秦王府,李善即使不能進入秦王府,也要受秦王庇護……不是他想舔李二,這都是環環相扣的。
裴寂本就偏向東宮,裴世矩本就是太子詹事,李善又試圖將李德武推入東宮……那能庇護他的,也只有秦王了。
但如今李道玄下博兵敗,而且很可能身死……而李善卻在斷言李道玄必敗之後提前離開下博,李世民的態度就難說了。
已經跑了第一次,那就不能再跑第二次……李善在心裡想,也不知道自己勸田留安堅守魏洲能撈回多少分數。
就在這時候,蒼涼的號角聲隱隱傳來,蘇定方神色大變,“突厥人來了!”
除了田留安和張文瓘之外,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李善身上。
好像就在剛才歇息的時候,你斷言突厥人必然不會出現在貝洲?!
李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有些絕望,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感在頃刻間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