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桃也知道衛東的神奇,要是不同意或許衛東就偷偷摸摸地自己跑回去了,勸道:「有事情我們再商量,你可別偷跑了。」
「不會的,我有辦法。」
如果現在去種花家報社香江分社沒有談攏,衛東就按原計劃5號過去,到時候隨行一飛機的醫藥,落地了還能不接受衛東的捐贈?
這只是備用的方案,眼下還是要去香江分社談一談。
這時候京城在香江還是有一些分支機構的,只是都比較低調,不顯山不露水的,一般人都不知道。
衛東的車隊很快就來到報社駐地,衛東雖然知道地址,還是第一次來這裡,準備也接到阮桃的訊息,一名戴著四方眼鏡的中年人親自過來給衛東拉開車門,等衛東下來車說道:
「易先生,您好,我是梁威森社長的助理李生菊,歡迎您來到種花家報社香江分社。」
衛東笑著和李生菊握手道:「我早就想來拜訪梁社長了,只是一直沒有抽出時間,眼下終於有機會了,希望今天能有個好的結果。」
「易先生這邊請。」
這也不是說話的地方,在任何時候華人和報社的人接觸都會被當局關注,之前衛東都忍著沒有來,眼下也只有透過這個途徑來反應這個意願了。
進了報社內部的電梯,李生菊才說道:「易先生,你不該來這裡的啊!」
「我是能等這幾天,可唐山那邊不能等了啊,再過一個星期那黃花菜才涼了。」
「唉。」李生菊也不知道說什麼好,衛東的身份他是心知肚明的,很多資料都是親自整理給梁社長過目。
也不知道易衛東這次過來會不會受到香江當局的打壓,之前不是沒有想過提前接觸,就是害怕個易衛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才一直按住了沒有過早接觸。
霍家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到現在在香江做生意都還是舉步維艱,步履艱難。
李生菊把易衛東帶到一個接待室裡,介紹道:「這就是我們的分社社長梁威森先生。」
又給介紹了易衛東,寒暄後三人坐下來,梁社長也是直接說道:「易先生,你這次直接過來是有些魯莽了,恐怕香江當局會對你不利。」
「現在我也等不急了,當局那邊我會搞定的。」
梁社長道:「我知道您的來意,可上面已經有過指示,京城方面有能力度過這次的困難,暫不接受國際組織和海外華僑華人的捐贈。所以我也沒法幫到您。」
接到阮桃的電話,梁社長就知道易衛東里的來意,可這上面有了最新的指示,自己只有去認真的執行。
衛東點頭道:「我明白京城的選擇,想要自力更生我不做評論。」
「謝謝易先生的理解。」
衛東問:「請問我是國際組織嗎?」
梁社長愣了一下,不明白衛東的意思,只是說道:「易先生當然不算。」
衛東接著問:「那我是海外的華人和華僑嗎?」
這下樑社長遲疑了,易偉是有香江人的身份證,可自己也知道易偉的來歷,就是在68年游泳過來的,中間還返回四合院多次,把自己的親人除了乾姐姐留在京城,其餘的親人都接了過來,誰也沒
有想到短短的幾年時間裡面,就依靠多種發明在香江商界站住腳,這都發展成上百億美金的大財團了。
很多人都說易偉已經是華人的首富,就是全球富豪榜都可以有一席之地。
按道理易偉也勉強能算上是海外的華人和華僑。
猶豫道:「應該也算吧。」
衛東笑道:「你要是說易偉是海外華僑我也不爭論,我就說一點,那易衛東算嗎?這可是地地道道的京城四合院居民。」
說著掏出自己在四合院的戶口頁,上面還有南鑼鼓巷街道的印章,放在茶几上推給梁社長。
梁社長被衛東說湖塗了,問:「易先生您這是什麼意思?」
衛東沒有回答問:「請問在國內有沒有群眾自發地向災區捐款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