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升依舊搖頭。
“是楚君心愛之人?”
“令尹屈完的心腹?”
“他有不利於虎方的重要軍情?”
“那......為何要刺殺他?”
吳升道:“如果我說,我殺錯人了,你信麼?”
冬筍上人怔了怔,立刻道:“居士說笑了,老朽決然不信!”
繞過郢都,繼續向南進發,過棗陽、下洞庭,一個月後,終於見到座迥異於楚地的城池,城高三丈,並非方正之型,也沒有城垛,如一個圓形的巨大倉廩,只是靠近頂部的位置,每隔一段距離開著一扇木窗。
最為奇特之處在於,沒見到城門。
兩人好奇的圍著這座巨大的“倉廩”轉了半圈,轉到正南時,才看見了入口。入口不大,看上去僅容一駕牛車通行,也不高,只有丈餘。說是入口而非城門,是因它沒有門,城內城外一眼可以看透。
“這不就是土樓嗎?”吳升喃喃道。
“土樓?也是……”冬筍上人贊同。
吳升旋即又搖了搖頭,這可比他認知的土樓要大得多,繞上半圈就有二里多地。
入口處值守著六名軍卒,上方掛著塊牌匾,寫著“上庸”兩個字。
看見這兩個字,冬筍上人鬆了口氣,喜道:“是庸國沒錯了,居士,咱們快到百越了。”
庸國原為南方強國,位於楚國之西,巴蜀蠻荒之地以東,是南方少有能與楚國抗衡的大國,當時魚、夔、麇、儵等南方諸侯皆以庸國為尊。但百年之前一場大戰,庸國為楚所滅,宗室遷於此地,僅保留百里之地以祀其宗,遭受相同待遇的也包括庸國幾個附國,各自遷於周圍,用來遮蔽百越蠻荒之地。過了庸國,再向南不到百里,就是百越。
換句話說,如今的庸國,已是最末一流的諸侯,戶不足五千、民不過兩萬,楚國想滅庸國,隨時可以。
此地遠離中原,沒有懸掛什麼通緝佈告,兩人便各自繳了一個蟻鼻錢,大大方方入城。
過入城通道時,抬頭望向上方,發現垂下來三道粗厚的鐵柵欄,垂了一半,另一半卡在頂部凹槽中,原來這城門是閘門。
進去後,眼前立現一條繁華的街道,房屋都不大,上下兩、三層,緊密擁擠在一處,走上十餘丈就是個岔口,這些街巷岔口都彎彎曲曲、拐來拐去,商鋪門前的旗幌、居家門前曬衣的竹竿層層疊疊,顯得擁擠不堪。
沿著城牆根下轉悠,發現所謂的城牆,其實也是居戶,不過卻都是軒敞的大戶,東側更是一層層雕欄玉砌的嵌樓,左右延伸出去半里,又是大氣又是精緻,更有眾多衛士駐守。
打聽片刻方知,這裡是庸侯的宮城,而城牆內側那些大戶,則是官衙、卿大夫府邸,牆根下的小宅院,一處處都是門下士所居住的院落,國人則散落城中擁擠的街巷中,伴著各處坊市營生。
整座城池,如同一座巨大的迷宮。
髒亂差是這座迷宮般城池的特色,但吳升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裡。
亂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