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公子慶予(為母豬催情專家盟主加更)

最終,四國國君在濮臺會盟,商定了一個辦法,即矛貢總花費由四國按照4:3:2:1分擔,庸國最多、魚國次之、再次為夔、最後為麇,這也是按照國力來分擔的。

矛貢之前,楚國給出各項貢品的總額,各國按照盟約籌備貢品。為了符合楚國對貢品的要求,盟約同時商定,這些貢品由最擅長的國家來籌備,既可以發揮國中優勢,又可以減輕他國負擔。

比如楚國規定,今年需貢獸皮五百張,總值不低於五十金,麇國擅制獸皮,就把矛貢單子裡的五百張獸皮都交給麇國來製備,其餘三國按照約定的比例把錢撥付給麇國。

至於哪一國擅長什麼,那就只能比試了。

講到這裡,慶予道:“每年承擔貢品的四成,於庸國而言可謂沉重,近些年,大庸煉器、煉丹不如魚,絹麻和釀酒不如夔,制皮交給麇,僅承擔靈材和稻米的籌措,大量爰金流失他國。”

吳升有點明白了,追問:“定價在楚人之手?他們如何判定貢品值多少錢?”

慶予道:“楚人南郡為揚州,揚州有坊市,楚人以其地坊市之價為據。”

楚人以揚州坊市的價格作為衡量貢品優次的標準,其實是虛增了價格,其中有不小的盈利。庸國負擔矛貢的四成開支,卻只能從靈材和稻米上收回一些,虧大發了。

最合適的應該是魚國,法器和丹藥都被魚國收入囊中,這個便宜就太大了,吳升自己就是煉丹的,當然知道里面的操作空間有多大,他估計,魚國表面上負擔矛貢的三成,恐怕到最後是要打個很大折扣的,實際負擔兩成就不錯了。

果然,慶予道:“楚國已經發來詔書,今年四國矛貢之物總值千金,爰金百鎰、法器、丹藥、靈材、絹麻、靈酒、稻米、獸皮若干。今夏會盟,又將約定各國籌備之物,一定就是三年。”

吳升問:“公子的意思是,丹藥?”

慶予點頭:“法器二百五十金、丹藥三百金、靈材一百五十金,這是楚人定的貨值。上庸坊市四國最大,靈材由大庸籌備應當無疑,稻米且不說,若能將丹藥的煉製從魚國手中奪回,如此,今年的矛貢,大庸能折出百金,壓力就輕省多了。”

吳升問:“法器怎麼比試?丹藥又是怎麼比試?”

慶予道:“法器比三陣,靈丹開三爐,於濮臺之上現場比鬥。”

吳升明白了:“所以,公子的意思,是讓小民去比試煉丹?聽說魚國丹師雲濟得拜名師,實力不俗……”

慶予道:“申丹師煉製的丹藥,聽說丹效不輸於他。”

吳升謙遜的笑了笑,猶豫道:“卻不知贏了如何?”

慶予道:“申丹師若能將靈丹的煉製奪回來,今年靈丹的矛貢,全部交由申丹師煉製。庸國給付二百三十金!”

兩千枚靈丹,總價二百三十金,以他的成本,至少能賺個對半開,吳升心裡飛快盤算,如果成功的話,這筆錢夠他轉化幾萬靈沙!

吳升缺的就是靈沙,大量靈沙,盤算下來不禁心動,想了想,道:“小民有一個條件。”

慶予道:“請說。”

吳升道:“若小民僥倖得了這筆生意,採購煉丹材料時,坊市不能刻意抬價。”

慶予怔了怔,忽然笑了:“你倒是很有信心?放心就是!”

吳升低頭:“不敢說什麼信心,小民願意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