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實堂位於學宮北院的西北側,原為之前的大奉行、後成為學士的高子衿舊居,高子衿合道之後,在與西極崑崙道人的決戰中殞滅,這座宅院就空置了下來。
燕伯僑年輕時曾受高子衿指點,自詡為高門弟子,做了大奉行後,將執役堂庶務交出,自然也就不再居於第一峰,而是選擇了文實堂,有心重振此堂聲威。
從這個月起,正輪到燕伯僑首次當值。
吳升猜測,莫非是自己將罰役者送進第七峰集體閉關的事鬧得大了一些,有人告到燕伯僑那裡,故此找自己談話?
於是肚子裡打著腹稿前往文實堂。
不過他也並不擔心,燕伯僑是自己人,只需能夠自圓其說,燕伯僑當然會相信自己。
至文實堂後,見了燕伯僑,更是將心放進了肚子裡,人家招自己來,壓根兒不是為了什麼罰役第七峰的事。
燕伯僑開門見山:“吳君薨了。”
吳升愣了,有些不明所以,他已經許久沒太關心諸侯間的朝政大事,不知燕伯僑專門找他過來說這個是為了什麼。諸侯死亡,那不是很正常麼?天下諸侯何其之多,幾乎每年都要死上幾個,算不得什麼新鮮事。
前一段楚王死了,薛仲倒是向自己來信提了一下,如今同樣僭稱為王的吳君死了,如果說有什麼值得單獨拿出來說的,或許就是皆為天下強國之君,影響比較大一些罷了。
但他很快就反應過來,吳君應該是被人刺殺了。心裡暗歎,專諸啊專諸,都說了讓你離姓伍的遠一些,你怎麼就不聽呢?
果然,燕伯僑道:“諸侯之死,怎麼死的,學宮管不著,但若是刺客所殺,咱們就要查一查了,看看是否為學宮通緝的要犯所為,而且通常這種可能性很大。吳君死後,至今已有半個月,吳國上下對此卻諱莫如深,不提刺殺者是誰,坊間也有各種傳言,姑蘇學舍趙公查問時,給他的回答也語焉不詳,他覺得很蹊蹺,故此上報學宮。”
吳升問:“大奉行是打算讓我去姑蘇?”
燕伯僑道:“放在別的小國,學宮行走已經有足夠資格和震懾力去查案了,但吳是強國,趙公還是弱了一些,吳國新君和重臣不太理會他,他也難,所以還是隻能讓你去。”
吳升問:“若非學宮通緝要犯所為,怎麼辦?抓麼?”
燕伯僑道:“那就不管,若是通緝要犯,儘量捕拿回來。但我以為,如果刺客不是通緝要犯,新君沒必要遮遮掩掩,你以為呢?”
吳升點了點頭:“那我就去看看吧。”
查案本就是他這個奉行的職責,就如當年的羅凌甫一樣,時時刻刻都在忙碌奔波著,只有在忙不過來,或者人不在時,才會抽調別的行走前往。
接過趙公的呈報又看了一遍,吳升返回龍虎堂,稍作準備,出發前往姑蘇。
鍾離英此刻也在第七峰中閉關潛修,吳升不想打擾他,自己走後,也需要石九處理龍虎堂庶務,因此,這次出行,吳升一個人沒帶,就這麼單槍匹馬進了姑蘇。
------題外話------
感謝隨風withwind、悠閒的旅者、苦行僧逐風、新西塘、弓白的打賞,多謝道友們的月票和推薦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