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之濱,吳軍大營中馬嘶人吼,正在做著出戰的準備,如今正值深秋,水位下降,最淺處還不到半個車輪,許多河段已經可以涉渡。
對岸的楚軍顯然也早有警覺,巡河的軍卒多了數倍,還開過來一群役夫,拼命挖掘塹壕,以防吳軍戰車衝鋒。
但這一切在吳軍大勢之下,不過是螳臂當車,近年來越戰越勇的吳軍戰意高昂、信心十足,只要衝擊起來,絕不是士氣低落的楚軍可以抵擋。
但中軍大營的出擊軍令,卻遲遲沒有釋出,各營吳軍將領都在翹首以待。
闔閭坐於主帳之中,滿臉陰沉,睥睨著客席上端坐的簡葭,一言不發。他的身邊是公子夫概、公子夫差、上大夫執政伍員、將軍孫武、太宰季札、屬正虞翻等等,吳國重臣大將皆在。
簡葭身邊是專諸,姑蘇行走趙公護衛在側。
簡葭質問道:“三月前,國君曾答應我,止兵息戈,今又聚將結兵,大行征伐,豈非失信毀約?”
伍員在旁道:“我軍已止兵息戈三月,正是因奉行之故。但奉行卻一而再阻撓我軍伐楚,這又是何故?須知學宮不涉諸侯紛爭,.天下皆知,奉行此舉恐怕不妥。”
簡葭道:“我前番說過,今時不同往日,引發諸侯國戰,最終損失的是我們所有人,為何就聽不明白?速速撤回去,我廬山便當此事沒有發生,亦不追究任何人。”
伍員道:“大軍已發,如箭上弦,怎可說撤就撤?奉行此言兒戲了。”
你來我往,說了半天也說不攏,簡葭不悅:“莫非學宮奉行說的話沒有用?你們吳國不將學宮放在眼中?”
伍員很是不滿,反駁道:“我們吳國不是不遵學宮之令,但您這奉行之令,真的就是學宮本意?恐怕不是吧?奉行是天下聞名的楚國長公主,如今來我大營阻止伐楚,怕不是出於公心!”
簡葭冷冷道:“伍員,你為報父仇,引吳軍攻楚,這原本無可厚非,但你不該於此時此刻攻楚,這才是以一己之私引兩國大戰,一旦戰起,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這賬就要算到你的頭上!”
伍員慨然道:“所有罪責,員一人擔了,大軍已至,萬萬不可退兵,滅楚便在今日!君上,下令吧!”
簡葭怒道:“伍員,這是舉世之戰,罪責你擔不起!”
伍員道:“只要能滅楚國,只要大吳霸業可成,員萬死而不悔!”
簡葭點了點頭:“那你就死吧。”
一道劍光沖天而起,中軍大帳立時爆碎,向著四下飄逸。帳外數百吳軍將士同時望過來,看到了大帳中發生的一幕。
伍員頭頂浮現一面銅鏡,乃闔閭所賜重寶,卻擋不住專諸一劍,瞬間被劍光斬碎,碎片崩飛,離大帳最近的數十中軍親衛紛紛倒地,盡皆受傷。
專諸縱身撲上,人劍合一,再斬伍員,伍員飛出七道劍氣阻擋,卻無法擋住分毫,專諸人劍已至伍員頭頂,奮力下劈。
伍員大叫:“專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