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啊...”肯特還有些小失落,其實他一直堅信火星人臉是人造的,不過看來這一觀點是破滅了。
奎爾沒有在意肯特的失落,繼續道:“後來八十年代的人類攻破了核聚變技術,並且倚靠核聚變,人類就可以在太陽系內自由航行,並且還發明瞭行星改造裝置。”
“核聚變?”
看著肯特一臉懵比的模樣,奎爾又耐心解釋道:“你應該知道原子彈吧。”
“嗯嗯。”肯特連忙點頭,原子彈在不知道的話,那他就真的是一問三不知了。
“這核彈呢,是由核裂變技術而來的,核裂變是由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兩或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
這種鏈式反應會產生出巨大能量,就如原子彈,可以將一座城市磨滅。
當然了,核裂變不只只是可以破壞,還可以創造,如核電站。
但是,就算是核裂變也不足以讓人類輕鬆衝破引力的束縛,這核聚變就登場了。
核聚變可以說是核裂變相反的反應模式,由質量較輕的原子,在超高溫高壓情況下,讓兩個原子核裝碰到一起,這產生的能量要遠超於核裂變。
最主要的是,核聚變的原料可以從海水中提取,理論上原材料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人類一定要攻破這個技術屏障。
說的簡單點,太陽燃燒的方式就是核聚變。
如果說有兩艘星際移民船,一個是常規核裂變引擎,而另外一個是核聚變引擎。
那麼肯特先生,你認為那一艘速度會更快呢?”
“當然是核聚變了。”肯特不假思索道。
核聚變可是太陽燃燒的方式,想想太陽能提供多大的能量啊,這答案肯特是想都不用想了。
“嗯。”奎爾滿意的點點頭,繼續火星人臉的話題道:
“當人類掌握核聚變技術後,改造行星和星際移民都不是問題,在2000年代的星際移民浪潮中,金星和火星便是人類的首選。
當人類真正生活在火星之後,才發現當初說的那些‘金字塔’,‘雕像’,‘人臉’全部都是自然形成的。
也就從那時起,人類認為太陽系中只有地球餘韻過生命,或者說是智慧生命。”
“嗯嗯,然後呢?”
此時的肯特已經不再是撇頭看向後座了,而是轉身爬在副駕駛位上,和奎爾對視,其狀態如同求知若渴的學生似的。
不過,誰不喜歡聽故事呢?
奎爾也沒想吊著肯特的胃口,繼續說:“然後,這原本發現火星人臉的西多尼亞地區,逐漸發展成為百萬級人口的都市,是火星北半球十大城市之一。
但...”
這時奎爾話鋒一轉,沉聲道:“但是就在前不久,西多尼亞市的一個礦區卻挖掘出了人造遺蹟。
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全世界的科研人員都爭相恐後地來到這裡,而我和我的學生們算是最晚的一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