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笏者:趙君宗】。
【身份/職業:瑞爾士兵】。
【等級:15,屬性承載70/150】。
【塵緣:3寸,息壤(資訊儲存量):4500/4500(寸數乖以1000+等級乘以100】。
【兵備:步銃、長刀、箏形盾、軍服、鞋、腰帶、綁腿、帽子、玉佩】。
【屬性:攻擊10(步銃/長刀)、防禦40(衣帶帽腿)+10(未使用:箏形盾)、速度10(鞋)、感知10(玉佩)、敏捷10(軍服)】。
【原色力:160/160】。
【技能:鍛造3層、建造0層】。
【戰環:赤焰】。
達到15級時,【本我意識】接收到來自【漢闕】的資訊,虛擬面板驟然出現在【本我意識】中,裡面是【初級兵備】能夠學到的技能、戰環的列表。
但免費的機會只有一個技能、一個戰環,趙君宗學的是【建造】與【戰環·赤焰】。
所謂的【戰環】,則就是戰技與術環的組合,不再侷限於規範的動作與兵器,由修煉者自定義施展方式及配屬兵器。
比如打個響指,吹個口哨之類的。
【戰環】蘊含的特效,無法自定義,由【戰環】自行形成,而蘊藏的屬性值,就由施展者自定義。
相關屬性有各自對應的【戰環】,不是所有【戰環】都能附帶,比如戰環·赤焰,就只能注入【攻擊】。
【漢家兵備】在【屬性】的稱呼上有所改變與增加,1攻擊即是1000傷害,1防禦即是1000抗擊,這是因為【原色力】與其它【色力】之間的差異。
在【攻擊、防禦、速度、感知】上,增加了【敏捷、射聲(射擊、揮擊等攻擊速度)、精準、抗性、儲物】,統稱“九柱”。
由於【鍛造】層數及資訊鏈的缺乏,一些屬性無法鍛造出來,而此時的【兵備】都是在等級0時鍛造出來的,屬性也就都很基礎。
但【百分百預判危險】卻是發揮極其重要作用,讓趙君宗每次鍛造,都能得到屬性最高的【兵備】,而其他人就純粹靠運氣。
只是【鍛造】兵備並非靠運氣的,而是與【鍛鍊】層數、材質、資訊鏈的完整有關,只要相關要素都達到最佳,鍛造出來的【兵備】屬性,也必然是最佳的。
【漢家兵備】可以說與趙君宗的【意願】極其契合,即【屬性、戰技、術環、裝備】上進行了更替。
若是在【兵備、戰環】進行研究,搭配出最適宜自身的組合,則修煉者之間的差距,可以透過各種途徑進行“拉近”。
沒有靈囈,沒有使意,沒有【塵緣】屬性,【漢家兵備】固然對“資源”需求更大,卻也將【王侯將相皆有種】的巨大隔閡打破。
【渾無邪】也不是一開始就決定吃空晌的,他是從【後勤部】回來後才決定的。
他在後勤部瞭解到,【瑞爾國】當前也是處於“資訊”混亂狀態,也就是不侷限於當前疆域,包括【瑞爾國】本土世界,原先的“網路”全部失去訊號。
如此就不得不建立【區域網】,而【區域網】需要大量的【座標塔】,建造成本太高,也就形成“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混亂局面。
但這一點依然不是渾無邪決定吃空晌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漢闕】的任務積分,【瑞爾國、大康國、格萊國】等等不計其數的世界、國家,都在做任務以獲得“積分”。
任務積分不是用來兌換什麼,而是確定自己世界或國家的“地位”,即最高品質的【漢闕】歸屬權。
【瑞爾國】已經是獲得足夠的任務積分,使得本國的“訊號”完全被【漢闕】替代,而本國首都則豎立著最高品質的【漢闕】。
透過最高品質【漢闕】,【瑞爾國】就能迅速形成“資訊”整合,儘管當前尚未獲得最高許可權,但只要不斷提升國家積分,最高許可權的獲得也就是時間問題。
渾無邪從【第六指揮部】的【漢闕】接取任務,就相當於為國家積分出力,而當前所有部隊,其實都是在賺取國家任務積分。
所以,渾無邪斷定吃掉空晌,並不會被追究,只會被判定為任務失敗。
只不過他這種級別的任務,失敗不會扣除國家積分,成功反而會增加國家積分,雖然不多,但積少成多嘛!
全面改裝的“武裝懸浮車”,由於浮力原因是不可能高速行駛的,一不小心撞進高建築或山體,全車百人都要涼涼。
趙君宗不理會別的,專注於熟悉自己當前的作戰方式,【械銃】的子彈已是採用【原色力】。若是棄【械銃】專而使用【兵器】,則就是以前的作戰方式。
除了【步銃】外,還有【炮銃、箭銃、塔銃】等等型別,【武裝懸浮車】就安裝著大家聯手鍛造的【炮銃】。
攻擊、射聲、精確等等屬性,都比步銃要高得多,但不是說步銃不能定義高數值的屬性,而是材料的品質受到限制。
單兵作戰的步銃,由於體積不能太大,屬性承載等等原因,所要求的鍛造等級、材料品質,消耗的【原色力】,都要比【炮銃】要高得多。
由於【原色力】是無法自行恢復的,不管對哪個勢力或個體而言,【塵晶】攜帶量都是重要的,一旦沒有【塵晶】可汲取,等級再高也都必然失去主要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