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兵源境】時將【種位】變現,就是獲得“冊封”,但【地藍星】是【寧有種乎】規則,不存在能夠“冊封”的環境。
天生7寸或8寸【塵緣】的,在任何地方都是極受重視的。
【警危五老】也因此遇到了一些“說客”,只是這些“說客”卻不是【諸夏】人,或者說曾經是【諸夏】人。
【警危司】的修煉資源,就是在某些“說客”上門後,【五老】才開始貪沒的,他們需要足夠的資源,在外“國”引導【紅塵劫】的降臨。
餘瓜說到這裡時,趙君宗就知道【警危五老】已經轉化為【譎方】族,他此時倒是智商線上,“那個說客,是我家老祖吧?”
當年有個不知深淺的【玩家】,在現實中構築了一個【祭祀典禮】,儘管【玩家】本身是無法啟用的。
但被有心者捕捉、鎖定,融空進行啟用,趙昌旭也就回到闊別兩百多年的故鄉,而他第一時間找到街上巡邏的【督查衛】,讓【督查衛】帶他前往【兵統局】。
趙昌旭在【兵統局】是有一些熟人的,而【警危五老】恰恰也是他的熟人,究竟談了什麼,讓【警危五老】改變主意。
【警危五老】沒有告訴餘瓜,餘瓜也就不知道,而他此時找趙君宗說出這些,則是因為趙君宗在查【譎方】族。
儘管趙君宗在與老祖交談時,並沒有提到【譎方】,但趙昌旭又豈能不會品出其中的資訊,何況,趙君宗也不是有城府的人。
在與趙君宗結束通話後,趙昌旭就與【警危五老】虛擬視訊通話,隨後,【五老】就找到餘瓜,將相關告知。
但趙君宗此時卻是不相信餘瓜,不相信他是剛剛知悉【五老】是【譎方】,認為“餘瓜”早就知道這些資訊,是怕他查到【五老】,才會前來告知的。
他又迅速想通,不是怕他查到【五老】,而是怕【雨天帶刀不帶閃】知道【五老】是【譎方】,而這種懼怕,源於“昊天教”事件。
被捲入【紅塵劫】除了秒死外,擁有足寸或以上【塵緣】的,則有兩種結局。
一種是在“血肉之軀”沒有被【塵化】前,獲得【夷方】或【野方】的“認主”,從而轉職【兵器使】。
一種是“血肉之軀”被塵化後,才找到【夷方】或【野方】,只得讓攜帶【本我意識】的【塵緣】,融入【野方】或夷方】,從而轉化為【譎方】。
【兵統局】的元老,即包括【五老】在內的,都是第一種結局,而趙昌旭等則是第二種結局。
【兵統局】建立於2050年,黃弓蛇在那時尚未遭到背刺,【兵統局】的建立,大機率與他及【天羅眾】有密切關係。
【五老】為【兵統局】,也是為【諸夏】立下汗馬功勞,他們其實也不怕死,否則,不可能在快死前才開始貪滑“資源”。
他們效力於【兵統局】時,也是位高權重的,征戰【紅塵劫、太上諸界】時,也是獲取很多資源的,那時有足夠多的機會貪沒。
而在【大資料】時代貪沒,那就是把犯罪證據,直接暴露在陽光下。
“我用人頭擔保,我父親,叔伯們,沒有牽涉【昊天教】之事”。
“那其它事了?”
餘瓜頓時臉色通紅,聲量變大,“你什麼意思?”
趙君宗撓了撓頭,他覺得自己有些過份,或者說受到【炁皇】任務判定的影響,從而疑神疑鬼,也就是懷疑接下來的情節,會跟【篡漢】任務匹配。
若真是匹配,他與餘瓜就必然反目成仇,但就當前的資訊,不需要透過【大資料】運算,也是能發現有匹配【篡漢】任務劇情的跡象。
“你先不要生氣,讓我琢磨琢磨”。
餘瓜一臉疑惑,你琢磨什麼?
趙君宗自然在琢磨【篡漢】的劇情,【玩家】遭到匡扶物件的背刺,在漢朝十三洲被通緝,城池、村莊都無法進入,只能落草為寇。
透過劫掠獲得補給、資金,又因為聲望足夠高,獲得三國後期人物的自動投奔,勢力在慢慢壯大,而皇帝是不可能任由【玩家】發展壯大的。
【玩家】隊伍龐大後,就很難再隱藏行跡,而且任務劇情,也不允許【玩家】滿地圖流竄,提示【玩家】必須前往某個地方,獲得【傳國玉璽】的線索。
【篡漢】是【匡扶漢室】結束後的主線任務,主線任務則又由數個支線任務組成的,【漢武天命】、【名將雲集】、【招兵買馬】等等。
不管完成哪條支線任務,都必然會跟朝廷的軍隊碰面,而朝廷的將軍們、謀士們,跟【玩家】之間的關係都達到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