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京】自然也融入【域外疆域】,但與江京、明京、烏京等等,這些都是整塊疆域降落不同,【渠京】是零散的【山川】降落,也因此保持較為完整的原貌。
【諸夏】與【地球】產生區別的時間是二零零零年,【紅塵劫】就是在二零零年開始頻繁降臨,但在之前其實也有過降臨,只不過沒有詳細的記載。
二零零零年前的歷史跟地球沒有差別,只不過朝代名稱、歷史人物有所不同,但歷史記載卻並沒有太大偏差。
趙君宗當年跟【十譜天羅】對上暗號,憑的是一首首歌,這些歌在【地球】也是很流行的,歌歌、曲調是完全一樣的,但歌名卻是不同的。
若是當時要對上歌名的話,估計是對不上的。
具體的因史比對,趙君宗是懶得去整理,反正人都已經在【地藍星】了,再糾結與【地球】的不同,有必要嗎?
回到那位【昔國】國君昔必身上,他也是有雄心壯志的國君,在他那個時代,【天子】已經勢弱,無力約束諸侯,諸侯間的戰爭一直綿延著。
【昔國】也是滅掉數個諸侯國才達到鼎盛,但所謂的鼎盛,其實就是一百多萬人口,僅容納萬人的城池幾座。
就算是在如今的【聯邦】,【渠京】的地理位置也是很偏,並且從來不是兵家必爭之地,這就意味著,【昔國】在地理位置上即有利,卻也不便。
有利自然是外面的諸侯國是打不進來的,但【昔國】自己也打不出去,山路險要,再加上可耕面積少,再有雄心壯志,也只能望著寥寥無幾的糧倉,徒呼奈何。
【昔國】最終滅亡不是因為戰爭,就是因為饑荒,而國君【昔必】也因為死於飢餓,沒來得及躺進自己早就建好的陵墓。
如果沒有跟【十譜天羅】達成協議,獲得【大資料】完整許可權,這些真正的歷史記載也是無法獲知的。
【十譜天羅】已經篡改了所有的歷史文獻,並遮蔽掉外界的窺探,沒有他們共同授予的許可權,是無法知道這些被封存的資料資訊。
而【祂】們也並非只封存,對於所有值得挖掘、研究的歷史,都是下過一番功夫的,這也就讓趙君宗不需要再費心思去調查。
【昔國】亡於饑荒,國君“姜昔必”由於存糧較多,是全國最後一個餓死的人。
但凡他死得早一些,也是有人幫他收殮,抬進陵墓的,可他偏偏是最後一個死的,屍體也就慢慢腐化,最終成為百萬骸骨中的一具。
大約四百年後,有一支流亡隊伍進入【昔國】境內,但最早並沒有找到城池,而是在邊境築起村寨。
據記載,這支流亡隊伍是如今【義渠族】的祖先,【義渠國】建立於距離2200年前,也就是這支流隊伍休生養息近百年,才有了足夠多的人口建立國家。
【義渠族】喜歡戴鬼面具,面具塗著白灰,披頭散髮穿著動植物的皮葉,也不知是不是受百萬具骸骨影響,圖騰就是“骷髏”。
祭司的手杖端部則是真正的骨髓頭,裝飾也是偏向亡靈系的,打仗時喜好嚎叫,但生活喜性方面依然偏向於農耕,並非茹毛飲血。
【義渠族】建立國家後,就遷移到【昔國】卓越,將【昔國】原來的城池拆掉,建造能容納三十餘萬人的城池,隨後往外擴張。
與【義渠國】有接壤的分別是楚國、越國、山國,而越國與山國是同盟,共同攻打或抵禦楚國,義渠國剛登場時,確實把三國都嚇得不輕。
看到這裡,趙君宗有些不耐煩,【印章】呢?
由【昔國】國君雕刻出來的那枚【印章】,也就是趙君宗得到的這枚,被【義渠國】當成了國君的權力象徵。
也就是要傳位給下一位國君的話,必須有這枚【印章】,否則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為何會多出17枚?就跟【義渠國】初登場,把三國嚇得不輕有關。
【義渠國】不僅是裝扮上很嚇人,其戰力也是相當強悍,而由於早期並沒有確切目標,【義渠國】打楚國,也打越國,順手把山國也打了。
被【義渠國】這麼一攪和,楚、越、山三國就不怎麼敢,發動大規模戰爭。
隨著時間推移,三國也就發現【義渠國】,其實對領土沒有太大需求,基本上都是搶糧搶人。
在對【義渠國】有了一定了解後,楚國就打造了一枚華麗的【印章】,送給當時的【義渠國】國君,國君當場就表示以後跟楚國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