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是由十一道【意志】組構而成的,而此十一道不是趙君宗當前層次所理解的【意志】,則又以【大空炁】為核心。
100%預判【危險】,就是來自“炁”字雕像,但“炁”之雕像,固然是【大資料】核心元件,卻並不是【大資料】。
趙君宗之前自以為的,【系統:除非我願意,沒有誰能打到我】,實則就是【大空炁】,正確的說應該是【小黃】,【大空炁】是屬於【小黃】的。
在【大資料】深處的【炁】字雕像,就是寂滅的【小黃】遺留,也可以理解為,最高層次的【意志】,即不是趙君宗當前所知道的【意志】。
“危險”的範圍很廣泛,生命、財產、隱私等等,都存在“暴露”後的危險,也因此都屬於被100%預判的。
思緒流轉間已是腳踏實地,首先感知時間流速,霍,居然只快【地藍星】1倍,若是不想耽誤【地藍星】事務,在此界就不能逗留太久。
其次感知【世界碑】,丟,居然被遮蔽了,【梁山世界碑】很不友好啊!又或者,其實是存在【界尊】?也就是【世界之主】。
若是真存在【界尊】,所謂【百將俑】搞不好是陰謀,只是據他獲得的資訊,【梁山世界】的【百將俑】,已經存在數千上萬年(地藍星時間為準)。
是先有【百將俑】,還是先有【界尊】呢?
暫無訊息來源,趙君宗也就壓下疑惑,感知環境,他降落的位置是一處平原,植被茂盛卻極為平整,仿若經常被修坪的足球場。
感知不斷擴張,寬闊的平原除了平整的草地,就沒有其它的植物,消耗“感知點”進行淺層、內層、深層的感知,地底的活躍度,讓趙君宗毫不吃驚。
“感知”觸及地底密密麻麻的【兵馬俑】,寬整的草地迅速隆起,泥土規整的翻開,一道道身影從窟窿中躍出,但並沒有第一時間攻擊趙君宗。
翻開泥土的窟窿,迅速被泥土重新掩蓋,遼闊的平原再次恢復規整,而從地底躍出的【兵馬俑】,則迅速結陣。
戰車、弩臺、弓塔、刀兵、扇兵等等各類兵種。
趙君宗也在【兵馬俑】結陣時,召喚出自己的【九意刀衛】,他當前只有近戰兵種,統一的鎧甲、武器,面部被“藍色獠牙”面具覆蓋。
雖然不知道“規則”,趙君宗卻也大概能猜到,主將也就是自己不能出擊,一切都靠他的【九意刀衛】去獲取。
兵潮,即是兵如潮湧,此處的兵,指得就是【九意刀衛】。
趙君宗要操縱它們,只需【意志】傳達,但也並非全無消耗,【息壤、生命點】依然是主要消耗。
【九意刀衛】有幾套固定的進攻模板,若是不更改它們的戰爭模板,則就沒有任何消耗。但若是戰局變化,也就是敵方有破解這幾套固定模板,則就需要更換戰爭模板。
只是趙君宗當前並沒有“自創”的戰爭模板,不是不想“自創”,而是“自創”戰爭模板,是“宙級”方可操作的,也是“宙級”修煉的方式。
戰事可用“摧枯拉朽”形容,1000名【九意刀衛】如浪潮般,層層遞進,任何兵種的配合都無法“破防”,更無法抵擋【九意刀衛】的攻擊。
被擊碎的【兵馬俑】會迅速“復活”,但不再參與戰鬥,而是呆呆的站在“死而復生”的位置。
【九意刀衛】的固定戰爭模板之一是【九宮陣】,橫豎比是100。
這使得被前排擊碎的【兵馬俑】,由於“復活”速度太快,會再次被後排的【九意刀衛】擊碎。
而反覆被擊碎“四次”,也就是“復活”三次後,就無法再無復活,“屍”塊慢慢的化為一塊塊的【晶髓】或【塵髓】。
除這兩種外,沒有其它的資源。
趙君宗原本就是打算獲得【塵晶髓】的,索性就沒有下達“結束攻擊”的【意志】。1000【九意刀衛】也就不停歇的橫衝直撞,將10.000【兵馬俑】全部擊碎,化為資源。
【意志、感知】覆蓋所有的【塵晶髓】,【意志】如無形之手,將所有的【塵晶髓】“抓住”,再經由“感知”投入【萬界儲物】中。
【意志篇章】具現的【意志體】,撿取戰利品就是快捷。
平原的地面再次出現“泥土”整齊翻滾的壯觀場面,密密麻麻的【兵馬俑】再次從地底“躍”出,待地面恢復平整後,重新組陣,而此次的數量是20.000。
結局依然沒有什麼不同,而第三次出現的則是40.000【百將俑】,第四次是80.000【百將俑】,第五次是【160.000】百將俑,如此不斷的乘以2遞增。
趙君宗覺得【梁山地尊】玩不起,這種方式也就是他能玩得起,其他的【兵潮】估計在第二次或第三次時就戰敗了。
【百將俑】的屬性總數接近10.000,而【俑墓】出產的【兵馬俑】,屬性總數不過千,就算【百將俑】沒有聚火產生疊加傷害,【兵馬俑】也幹不過【百將俑】。
而集為疊加傷害,對於【意衛】的效果有些差,這是因為【意衛】也有屬性疊加。
10個【日意衛】遭遇攻擊時,發揮出來的是1000萬的抗擊,也就是所有抗擊屬性疊加。同理,【月意衛、春意衛】等等都是如此。
1000個【九意刀衛】的各自數量並不相同,但最少也有50個,如此就是5000萬的抗擊。
但只有“抗擊”屬性疊加,傷害、速度、感知則並沒有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