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疼痛研究協會和國際頭痛協會把灼口綜合徵定義為一種獨特的實體性疾病,包括髮生在臨床表現正常的口腔黏膜內的所有形式的燒灼感。
它是口腔科一種極為常見的口腔疾病,和口腔潰瘍排在一個級別。
病因大致可分為4個部分: 區域性因素、系統性因素、精神因素以及神經病變。
結合中年女患進門後的表現,以及她現在仍舊攥緊的雙手,林陽已經充分懷疑這個病人的病因就是精神因素。
臨床與基礎研究都表明,精神因素與灼口綜合徵的發生密切相關。
有學者對伴有焦慮、抑鬱、精神分裂症、雙向混合症的患者進行口腔黏膜疾病研究,發現與健康對照組相比,精神病患者灼口綜合徵患病率顯著增高。
伴有中到重度焦慮和抑鬱的患者口腔黏膜疾病的流行程度又顯著高於輕度焦慮和抑鬱的患者。
也就是說,精神因素的刺激越嚴重,灼口綜合徵的表現也會在某種程度上一起加重。
“你的舌頭不是什麼大問題。”谷魏攸檢查完後先給中年女患打了一劑預防針。
“啊?不可能啊,肯定是大問題!發起來的時候它可疼可麻了!是不是因為現在不疼所以看不出來?我每天……”
中年女患一聽這話,立馬激動起來,語速奇快地試圖尋找論據反駁谷魏攸。
谷魏攸又再次打斷她,說道:“你的牙齒我也檢查了,愛護得也很好,所以我初步診斷你得的疾病叫做灼口綜合徵。”
“是一種黏膜病,表現就是不定時的舌頭灼燒感疼痛、麻木,或者其他一系列的感覺異常。”
中年女患聞言安靜下來,重複道:“黏膜病?那該怎麼治療?”
谷魏攸往椅子上一靠,看著女患說道:“你首先要解決的不是這個問題,你要先解決你的焦慮症,你沒覺得自己最近很焦躁嗎?”
中年女患聞言愣住了,居然沒有如方才一樣第一時間回應起來。
“從你一進門的表現來看,過度擔憂、雙拳緊握、話多焦躁,而且看你這面容,睡覺也睡得不好吧?說說,是什麼讓你這麼焦慮?”
谷魏攸渾然化身一位人生指導大師,幾處細節分析說得女病人一愣一愣的。
中年女患此時的眼神很複雜,她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所以瞳孔快速變換,情緒波動肉眼可見。
“沒關係,你說說吧,說不定我能幫你呢?”谷魏攸輕聲安慰道。
林陽和張華都看見了,女患攥緊的拳頭緩緩鬆開,掌心已然滿是汗液。
嘴唇翕動間,她卻良久仍未開口。
診室一時寂靜下來,只見兩滴淚水直接從女患的眼角滑落。
晶瑩的水滴觸碰到地面,迸發出四分五裂的情感。
“谷主任,我也知道我……我焦慮,我控制不住……控制不住自己……”
落淚之後就是抽泣,中年女患終於開口訴出自己的故事。
病人忽然的情感爆發讓後面的林陽和張華都愣住了,倒是旁邊的助手護士反應快,馬上拿過了紙巾。
“謝謝……”病人接過紙巾,擦淨眼淚。
“你年紀也不小了,這個年紀剛好是更年期的年紀,激素分泌又不正常,是容易導致情緒波動,你自己心態要放好。”谷魏攸倒是一臉淡定,開始理性安慰起來。
“是,是,我就是委屈,之前都不會這麼嚴重,就是最近,我太委屈了……”中年女患擦著眼淚,傾訴著自己的痛苦。
谷主任見狀配合著問道:“有什麼委屈,和我們說說,說出來就好多了!”
成年人的崩潰,只在那一個瞬間。
“我的兒子結婚半年了,現在我搬過來和他們小兩口住,我……我實在看不慣啊……”
“每天早上我七點就準時做好早飯等他們起床吃,他們每天都睡到要中午才起床……我八點喊他們起來吃早飯,他們罵我,說太早,說他們睡都沒睡幾個小時……”
“我兒子以前可是早睡早起的,從來不這樣,沒想到娶了媳婦,每天睡到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