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搞,不上顯微鏡通根管?荒謬!”聽見如此話語的蘇波冷笑一聲輕聲說道。
這句話只有孫培成聽見了,孫培成回頭看了蘇波一眼,沒說話。
一行人見林陽開始疏通,便失去了繼續觀看的興趣。
沒有用顯微鏡的話就無法投屏,所以接下來的疏透過程就完完全全是苦力活,一切只能林陽自己感受,他們啥都看不見。
於是,谷魏攸提議帶著哈蘭德出去參觀科室,哈蘭德想了想也同意了。
蘇波和孫培成自然跟上前去,而張志見孫培成去了,他便留了下來。
林陽旁邊空出了位置,張志終於有機會湊上前來開始表達自己的崇拜之情。
鑑於自己的年齡和資歷,張志還是略微矜持了一點。
“林陽醫生,從你發的第一個影片開始,我就成為了你的粉絲。我實在無法想象你這麼年輕是怎麼達到現在這個水平的。”
張志嚥了口口水,然後開口說道。
林陽正手指發力,慢慢地疏通根管,此時聞言他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也沒有,也沒有,你們過獎了。”
“我想問一下,之前那個影片裡小朋友開口度那麼小,依靠口鏡真的能精準地完成操作嗎?”
林陽自然知道他說的是什麼,當下開始解釋起來:“是可以的,只要……”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起來,給無聊的掏根管工作增加些許趣味。
“我看你拔牙時候牙挺進去幾秒就出來,用力過大不會造成斷根嗎?”
“不會的,要用暗勁……”
“補牙後的雕刻是怎麼做到記住患者一開始牙齒形態的?”
“記住關鍵點,其他就按解剖關係和經驗來就八九不離十……”
“根管定位有什麼訣竅嗎?”
“大體按根管形態,異變就要看手感,這個病人就有四個根……”
林陽小心翼翼地疏通著根管,一邊根據手感不斷地調整方向。
因為牙齒根管鈣化,針進去之後疏通的方向隨時有可能錯誤,這樣就會導致側穿。
也就是從原本的管道側面穿出,而非沿著管道穿出。
其間眾人又回來看了一次,見林陽仍在一意孤行地“摸石頭過河”,哈蘭德便和谷魏攸聊了起來。
談論的是病人的綜合診療方案。
蘇波和孫培成兩人在旁邊翻譯,討論也算是熱火朝天。
這個鈣化根管完全就是一個人的戰爭,不同於那邊的熱鬧,孤軍奮戰的林陽已經通得滿身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