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八章 死亡陷阱

谷媯舍斯塔科夫的佈置瞬間扭轉了整個戰場的局勢,被重重勾引至伏擊圈內的帝國艦隊完全沒有料到會有來自背後的攻擊,永無寧日艦隊龐大的主力艦叢集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轉向,阿拉克將軍並不算高明的指揮水平更是加深了艦隊的混亂程度。

同時接到轉移並還擊命令,但並未得到確切座標的十多艘戰列艦的艦長頓時亂作一團——他們中不乏接受過高等軍事教育的優秀軍官,可前艦隊旗艦被瞬間秒殺的場景實在是讓他們無法鎮定下來認真指揮。

其中靠近“阿蘭塔拉塔號”的兩艘戰列艦甚至因為距離爆點過近導致推進器的功率有所下降,讓戰艦本就不算迅捷的轉向速度雪上加霜。

直到艦隊中第二艘主力艦失去聯絡的時候,阿拉克也沒弄明白究竟是什麼武器在對自己的艦隊進行殺傷,如果說“阿蘭塔拉塔號”是因為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和舊傷,被命中薄弱處導致全艦殉爆,那另一艘狀態還算良好的戰艦又是怎麼回事?

可惜,作為敵人的人類當然不會為他解答心中的疑惑,即便答案已經顯而易見——這是人聯投入戰爭的第二樣新式海軍裝備,一種名為“裂解炮”的可怕武器。

與暮氣沉沉的奇恩帝國不同,人聯科研中心雖然一如安雅中將所說,效率不高,但對聯邦的絕對忠誠和較高的綜合素質還是讓科研人員們摸索出了不少實用的好東西,包括之前的質子發射器在內,都是這些年來聯邦科研中心壓箱底的寶貝。

換做是和平時期,這些科技都需要在聯邦的秘密武器實驗星球上進行絕密測試和研究,無孔不入的間諜滲透一度讓聯邦情報機構很是抓狂——他們必須一邊費盡心力地從茫茫人海中抓捕來自銀河系各處的基因改造間諜,還得一邊和科研中心商量,能不能縮小他們日益增長起來的實驗規模。

畢竟當一整顆行星的地殼被熔燬,甚至是被炸成星際塵埃時,這樣大的動靜很難瞞過一些有經驗的間諜,這些為了國家不惜接受基因改造手術改變自身種族的傢伙絕不是等閒之輩,任何疏忽都有可能讓聯邦的絕密武器落入他國之手。

不過現在,聯邦的情報機構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可以集中大量能量用作發射高能射束的裂解炮與常規武器皆不相同,尤其是在殺傷方式上,與質子發射器一樣頗具新意。

純能量構成的射束可以輕鬆穿透同樣由能量構成的偏射護盾和在微觀層面漏洞百出的複合裝甲,弱化並破壞構成目標原子之間的分子鍵,直接對被重重保護起來的艦船主結構和船員們進行可觀地殺傷。

由於對能源供給的要求很高,導致艦載型的裂解炮殺傷力達不到聯邦海軍的需求。但對一顆龐大的小行星來說,能源供給自然不再是問題。

多達上百個規模各異的冷核聚變反應堆機組被埋設在了厚達數百乃至上千米的混合金屬岩層下,為部署在小行星各處的大口徑裂解炮提供充足且源源不斷的能源,確保這些被舍斯塔科夫上將視若珍寶的“決戰兵器”可以作戰到最後一刻。

為了減少暴露的可能,操作裂解炮臺的聯邦海軍配備了大量群星集團提供的Z1作戰機器人,輔助人手略有不足的人類士兵進行各種工作,機械之軀賦予它們的強大力量讓機械士兵們完美履行了職責,更換報廢炮管和炮身零件等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根本難不倒這些鋼筋鐵骨的戰士。

利用無堅不摧的高能射束,在半個小時內摧毀了兩艘帝國戰列艦的上百座裂解炮臺向聯邦高層們證明了自己配得上他們的看好和投資,耗費無數的絕密專案現如今終於到了收回成本的時候。

被命中薄弱處摧毀的“阿蘭塔拉塔號”和同時承受了數十門裂解炮火力的另一艘戰列艦不過是在回本前的小小利息,已經被克拉肯艦隊和武裝小行星兩面夾擊的帝國艦隊才是舍斯塔科夫真正的目標。

也是在這時,帝國指揮官西里戈薩做出了一個合情合理但同樣被舍斯塔科夫預判到的決定——在得到兩支絞殺艦隊的陣位並不理想,還被兩面夾擊之後,他第一時間命令陽炎審視艦隊全軍出擊,準備前往小行星帶外的某處接應撤退的兩支艦隊。

必要時刻下,陽炎審視艦隊也必須進入小行星帶內從武裝小行星後發動進攻,來減輕永無寧日和大幹旱艦隊的壓力。

同樣是遊走在外的獵手,既然對方率先沉不住氣甩出了王牌,舍斯塔科夫自然也不會白白錯過如此絕佳的戰機。

於是在收到陽炎審視艦隊大致座標後沒過多久,隱藏在某顆小行星後的鳳凰和九頭蛇突擊艦隊幾乎在同一時間加速駛離了籠罩在她們身上的陰影,而這三支王牌艦隊的交戰也將使得戰役的激烈程度達到自兩國開戰以來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