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七章 飛躍

得到了愛德華的點數支援後,楊天易總算湊到了修復一艘護衛艦所需的一百萬點。在囑咐留守部隊指揮官務必保護好研究深淵傳送門的科學家後,他便迫不及待地來到群星世界的星艦停泊地,抬手對著一艘狀態最好的護衛艦使用了系統之力。

星艦停泊地的工人全部都是機器人,平時沒事就給戰艦外殼打打磨拋拋光,使用奈米技術維修一些在能力範圍內的損傷,因此還將一百萬點的維修費用降低了幾千,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護衛艦維修中......”

溫和濃郁的乳白色光芒從他的手心中湧出,沿著護衛艦的表面如同水流般緩緩自下而上,由外至內流淌。“水流”所過之處不論是破損的裝甲還是斷裂的線路都瞬間恢復了最佳狀態,搖搖欲墜的炮管再次堅挺起來,破敗不堪的艦長座椅也重新煥發出鮮豔的色彩。

修復過程持續了整整十分鐘,在此期間楊天易的目光一直死死盯著這艘被他視若珍寶的護衛艦,不敢有絲毫鬆懈。

因為這不僅僅是群星集團從星球企業進軍星際企業的基礎,還是開啟極樂空間新時代的鑰匙。

“修復完畢!相關科技已加入資料庫。”

隨著系統如同天籟般的甜美聲音在耳邊響起,一連串全新的科技如同報菜名一般被系統逐一道出。

在遊戲中,一艘戰艦的構成主要由艦載武器,裝甲,護盾,反應堆,超空間引擎,亞光速推進器,偵察感測器和作戰電腦八個部分組成。

雖然現實肯定要比遊戲複雜許多,但總得來說確實是由這些方面構成了一艘戰艦的基礎。

這艘從奎瓦里安遊牧民處獲得的護衛艦堪稱垃圾中的垃圾,不僅在最應該堅實可靠的裝甲上缺斤少兩,偏射護盾發生器也是被人為調低了功率的閹割版,也許是從不知道哪個星艦墳場裡挖出來的老古董。

艦載武器除了幾門普通的雙管大口徑質量投射器作為主炮之外平平無奇,極度缺少專業的點防禦系統和副武器,屬於標準的艦隊決戰類護衛艦。

這類戰艦以在最短時間內投射出最大的火力為目的,完全不考慮自身防禦。不過由於其較小的體型從而行動靈活,可以有效規避敵方火力,極大程度降低自身受到的傷害。

當然即便如此,還是隻有真正的勇者(不怕死的瘋子)才能駕馭這款戰艦(發動自殺式攻擊)。

而這三艘護衛艦正是奎瓦里安族群與另一支遊牧民大戰時用作吸引對方大型戰艦火力的誘餌艦,僥倖在殘酷的戰艦對轟中沒有被電磁炮,鐳射或是導彈炸成碎片,並且還發揮餘熱為曾經的主人帶去了一支戰力強悍的機器人部隊。

值得慶幸的是戰艦上的其餘部件效能都還算良好,裂變反應堆,最低階的超空間引擎,化學推進器,雷達系統都勉強達到了初入星海的平均水準。美中不足的是作戰電腦被奎瓦里安族群拆卸了下來,或是她壓根沒裝載過作戰電腦。

抬頭望向戰艦炮塔上聳立的質量投射器炮管,已經做好改裝計劃的楊天易嘴角微微勾起——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對眼前的“美人”上下其手了。

得益於科研部門對電磁線圈機槍一刻不停的解析升級,比質量投射器威力更為強悍的電磁線圈炮已經處於實驗階段,只等有合適的火力平臺用於承載後隨時可以投入生產。

而偏射護盾功率過小的問題也可以透過系統最佳化解決,更不用說還有剋制點防的蜂群導彈和專業點防的紅鐳射點防炮。

遊戲中為了讓戰艦的作用達到平衡,極大地削減了一艘星艦可以攜帶的武器部件。

一艘兩百米長的戰艦火力只有寥寥幾門雙管電磁炮?

不可接受!

作為群星集團海軍(Stellaris Group Navy,簡稱SGN)的第一批正規星艦,不論是矛還是盾楊天易都希望做到最好。

這個最好包括但不限於最堅固的奈米裝甲,功率輸出除錯到最佳的偏射護盾,新型電磁線圈炮等等。

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在技術上不得不落後於銀河系中上游的文明帝國,但質量必須要過硬!要是辛辛苦苦改造出的護衛艦連海盜船都打不過,那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至於捏在手裡的科技卡,楊天易也想好了該用在哪個科技上。

核聚變!

他要用這張寶貴的科技卡將集團現有的裂變技術升級為可控核聚變技術,和遊戲中簡單地增加艦船能源部件和提高能源儲存上限不同,可控核聚變技術能為集團帶來的好處是不可估量的。

這不僅意味著困擾集團許久的超大當量核彈頭製造再無問題,海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也無需擔心在戰鬥時因為激烈的戰鬥導致戰艦的武器和護盾缺少能量。

光是隨之而來無窮無盡的能源就足夠在極樂空間世界掀起一股翻天覆地的波瀾,徹底改變世界的格局。

並且有了聚變能源兜底,許多耗費巨大的科研專案都可以提上日程而不是靜靜地躺在檔案室和資料庫裡吃灰。就是不知道科研部門的主管們在看到聚變技術彷彿不值錢的大白菜一樣被自己拿出,會不會突發心梗。

答案當然是不會,因為他們都已經使用醫療艙消除了身體內的所有隱患並且延長了壽命。作為回報,他們會以最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熱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為他們仁慈的老闆和群星集團發光發熱。

獨自一人在寬闊的護衛艦走廊中踱步,楊天易花費了數分鐘才從登艦入口一路踱到艦橋,透過巨大的窗戶抬頭仰望在芬哈本尼斯難得一見的璀璨星空。

除了這處坐擁良好視野但極易被針對打擊的艦橋外,在護衛艦內部還有一個被重重灌甲保護起來的戰情指揮室。當戰鬥發生時,艦長和一眾海軍軍官會立刻前往指揮室坐鎮指揮,而不是暴露在外接艦橋任由敵人發動斬首打擊。

為了保證需要長期在外執行任務的艦隊成員不受幽閉恐懼症之苦,一個能時刻欣賞浩瀚星空的外接艦橋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