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布雷克到底是誰?他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沒有人知道,但每一名亨內特石人都知道,數萬年前正是先知布雷克凝視著他們閃閃發光的身體,以強大無比的靈能力量幫助亨內特一族獲得了知覺並邁向星空。
在那之後,阿韋邦守護者的先知與主教們世代相繼,引導他們的人民在地質構造以及自己晶瑩剔透的身體上尋求意義。
在這一過程中,任何晶態視覺瞥見的事物都會被石人們以口頭傳說或書面手稿的形式儲存下來,只有最重大的事情才有被刻寫在身體上永久儲存的資格,這也很有可能是阿韋邦守護者科技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令許多文明學者感到有趣的是,阿韋邦守護者的政治體制在先知們的一致討論下最終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君主制。考慮到亨內特石人相比於有機生命來說悠長無比的壽命,學者們認為吉哈姆巴哈烏爾大德魯尹對阿韋邦的開明統治至少還能維持上千年。
坐擁漫長壽命,沒有一個在空閒時打發時間的全民活動自然是不行的。為此先知們共同摸索出了一種名為“迷宮採礦”的消遣性宗教儀式,深受石人們的歡迎。
在迷宮採礦期間,所有儀式的參與者都將被飛船送往一顆提前選中的富礦行星,在儀式開始後,數以億計的石人會自發組成採掘團隊,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瘋狂挖掘行星內蘊藏的礦物,隨後將這些礦物製造成巨型紀念碑以及宗教建築。
先知們認為這是同時實現毀滅與創造的良策,並希望藉此在每個永無止息卻又往復迴圈的地質年代中舒緩人民因靈能而日益焦慮的內心。
對比外交溫和的阿韋邦守護者,冒維爾樹人就要顯得粗暴得多。
雖然在大多數時候,樹人與石人一樣熱愛和平,但這個愛好只是對內而非對外。人類作為搶奪並殖民聖地西皮頓,也就是歐羅拉二號的文明之敵,冒維爾守護者當然不會給地聯好臉色。
冒著被高大樹人痛打一頓的風險,吉卜林開著飛船走訪了一些紮根在歐羅拉二號熱帶雨林中的樹人家庭,最後得出了他的結論。
如果地聯未來願意歸還歐羅拉二號給冒維爾守護者的話,兩國的關係必然能得到相當程度的緩和。
在書中,吉卜林提到樹人的文明起源要比石人有跡可循一些,因為前者熱衷於記錄歷史,將大量的資訊儲存在他們特有的植物電腦中妥善儲存。
傳說在第一個冒維爾樹人紮根之前,他們的母星“萬物花園”還是一片荒蕪。經過幾個世紀的繁衍與看護後,不僅原本瀕臨死亡的星球生態圈恢復了正常,樹人們更是將大片大片的荒地改造成了真正的植物天堂。
與銀河系中絕大多數文明帝國不同,冒維爾守護者自誕生起的那一刻便從未開展過任何的城市化行動。每一個冒維爾社群的規模在數千到數百萬之間飄忽不定,只要紮根下來,他們就會化作鬱郁森林,維護當地的動植物不受自然災害的侵擾。
如此一來,冒維爾樹人討厭人類的原因也水落石出了——有哪個生活節制的環保主義者會喜歡一個在別人家裡肆意工業化,還從不留意垃圾汙染,酷愛以鄰為壑的鄰居呢?
可惜就目前而言,地球聯合國的實力還遠非冒維爾樹人可以比肩,後者若是想透過武力手段從人類手中強奪聖地,恐怕到最後還會落得個割地賠款的下場。
不過自從新任領袖,生命給予者波魯斯從他的前輩手中接過冒維爾守護者的船槳後,樹人對地聯的態度正在變得愈發惡劣,這讓後者不得不加強自身在歐羅拉二號的星球防衛部隊以及海軍艦隊,以應對未來隨時可能爆發的大規模邊境摩擦。
至於最後一個值得提起的勢力,則是銀河中規模最為龐大的靈能者組織,自稱“虛境導師”的靈能教團。
而這些為無數潛體提供靈能覺醒服務,以換取物質報酬的虛境導師就是聯邦艦隊此行的目標。
“不論您是初學靈能的潛體還是成名已久的靈能大師,只要有充足的物質回報,我們都將為您自由探索虛境保駕護航。”
回想了一下聯邦與虛境導師教團達成的協議,尹麗莎白上尉眯起眼睛,瞥了一眼正在觀望艦隊入港的楊天易低聲自語道:“他們最好沒有誇大自己的能力。”
“要是他們敢讓聯邦的年輕靈能者失去未來,那聯邦必定也會教這些喜歡裝神弄鬼的傢伙沒有明天。”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