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想的,有這麼幾個目的:第一點是製造機會賣給李佑的人情:第二點是,近幾個月來,他在鹽商中的威信有所下降要透過營救金百萬,恢復自己的威信。
第三點則是,金百萬販運sī鹽,他也是分了好處的可以利用與李佑合作的機會,將這段汙點抹去。
三個月前,金百萬向朝廷報效五十百兩銀子,丁運使從中隱隱約約嗅到了什麼雖不明真相但覺得其中必有玄機。
他相信,以李佑的智慧和朝中背景,不會平白無故的叫他老丈人扔掉這筆鉅款。必定是有所圖謀。
丁大人暗暗推斷李佑八成想要透過報效這種手段,將老丈人販運sī鹽的黑歷史洗白。若能搭上這趟順風車,輕輕鬆鬆把自己的汙點洗白那最好不過。
國公只是南京土皇帝而已,到了朝廷上,似乎並不如李大人好使。
他sī下里口口聲聲將別有恩寵、兼了一堆差使的李佑比喻成唐代楊國忠不見得是貶義依照某種法則與正當紅的楊國忠對著幹,實屬不智。
除了以上三點,丁運使還有最後一個絕對埋在心裡最深處的終極目的,那就是幹掉巡撫!
作為一個低調的當了八年的鹽運司,無論從制度還是從人情上說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了。
從制度上,官員三年一考、九年一任也就是說,除非特賞和個例,一般官員在某個位置上,極限任期是九年。當然,稍有門路的人並不會真任滿九年,雖不至於像李佑這樣平均大半年就換個官職,但兩三年總是要的。
所以丁運使依賴於恩師福廕,在鹽運使這個第一肥缺位置上幹了八年,不但從年限上無法再繼續幹下去,而且夠招人眼紅了,必須要交班。
對李佑打壓鹽商和與鹽運司爭權這些事,丁大人並沒有真放在心上。他考慮的是去向問題,但他已經習慣了揚州城裡的溫柔富貴、逍遙自在,並不想離開此地。
原來還有些無可奈何,揚州城裡沒有從三品以上的官職可供他升遷。但自從巡撫移駐揚州,丁運使便盯上了楊撫臺屁股底下的這個位子。
當初楊撫臺移駐揚州的訊息傳得沸沸揚揚時,丁運使沒有上疏反對,別人都以為他閉門思過,不便開口,再加上為人低調不愛出風頭,其實哪有這麼簡單?丁大人沒有任何理由反對鳳陽巡撫衙門搬到揚州城的。
或許有人覺得,楊撫臺是正二品封疆大吏,丁運使是從三品的機構主官而已,這中間差的有點多,丁大人想升遷為鳳陽巡撫實在是痴心妄想。
首先,丁運使在一個位置上呆了八年,同時取得了歲入增加數十萬兩的業績,這就是一種資歷。按正常情況,他幾年就該升遷一次。但壓住了一坐八年不動,那麼再升遷時就需要考慮超擢了。
國朝官場有這種習俗,幹兩三年升遷的,絕對是一級一級升,真幹到**年的,如果確實有業績,那麼升遷流轉時就可以更加優待幾分。
尤其像給事中這樣的清流官職,資歷熬長了,可以由從六品直接外放為從三品參政。
其次,巡撫、總督之類的官職在大明朝裡,說到底還是差遣名義,屬於朝廷外派欽差,所以必須要有一個部院銜頭表示身份和品級。例如楊撫臺的銜頭就是正二品都察院右都御使。
但是要注意,都察院用來作為加銜的官職不僅僅只有右都御使,還有正三品右副都御使和正四品右僉都御使,都可以作為巡撫銜頭。
也就是說,從理論上大明朝是存在著三品巡撫和四品巡撫這種官職的………著名的海瑞就當過右僉都御使、應天巡撫。
丁運使的野望,便是以從三品升遷為正三品右副都御使、鳳陽巡撫。
話說楊撫臺面對李佑與丁運使聯手,要大義有大義,要實權有實權,倒真有些沒辦法。
楊大人沒顧得上李佑,轉頭盯著丁運使不放,他心裡很明白,今天這些事其實也可以算是丁運使一手策劃的。只是這個策劃人把別人都拉下了水,自己卻率先叛變主動去與李佑聯合了,實在是比他還不地道!
楊撫臺心裡冷笑幾聲,你以為李佑是什麼人?在李佑面前假仁假義裝好人,是那麼好裝的麼?
他打定了主意,要當著李佑的面談幾句內幕情況,看看李佑會有什麼反應,說不定可以拆穿他二人的臨時聯合陣線。
楊撫臺揮退了左右所有人,只與丁運使和李佑談話。“丁大人的舉動,叫本部院極其不解,寫信給國公和本部院的,不正是你麼?導致今日之事的,不是如你所願麼?何以事到臨頭又出爾反爾?”
丁運使辯道:“魏國公給本官來信,詢問他的好友金百萬近日狀況,本官沒有多想,如實相告道金百萬找到了失散女兒,並認了李大人為女婿。誰知魏國公今日竟會悍然抓人,本官身為鹽政,豈能坐視不理?”
聽到兩人各藏機鋒的對答,李佑恍然大悟。剛才他就懷疑奄京方面為何突然來捉拿金百萬,不過時間倉促,沒有深入多想,現在基本可以確認,金百萬可能被自己牽連到了。
南京方面與金百萬之間,一個提供權勢保護,一個直接負責運鹽,各盡其力、各取所需,還算合作無間。那麼增加了他李佑這個背景通天的人物,就存在有變數了。
sī鹽生意規模如此巨大,若入了罪相當嚴重,南京方面不可能不謹慎,當然一般人奈何不了他們,但若被朝廷注意到,那後果就十分莫測。
金百萬此時突然多了一個女婿,而且是個背景深厚並可以上達天聽的人物,必然要招致一些疑慮。
如果經有心人挑撥幾句,那麼南京方面就要猜測,金百萬會不會將事情捅給他的女婿?他那女婿會不會故意再將此事傳給別人,比如朝中某些人物?或者說金百萬會不會乾脆投靠他那權勢赫赫的女婿?這就是為什麼辦鹽太監對金百萬說“聽說你另攀高枝了”的原因。
正是這些懷疑才導致南京方面出手。其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將金百萬和知曉內幕的管事抓回去,從重從快的判決了,或者製造一些暴亡,斬斷一切指向南京的證據和鏈條。所以說,南京方面捉拿金百萬,倒不是為了整治李佑。
李佑又想道,聽楊撫臺的意思,南京方面的疑心似乎是丁運使挑動的?!。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