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四百零二章 東坡殘碑

其中李佑最看重的東坡祠建在了蜀崗谷林堂遺蹟中,今日便有個小小的儀式。當然這個儀式自然不會是鞭炮齊鳴、鑼鼓喧天這般,但也不冷清,一時間蜀崗上鼓瑟吹笙、雅人云集。

其實來湊熱鬧的這些文人士子,不排除抱有藉機早春遊景並混幾口小太守招待酒食的因素。

在祠內,李大人給自己心裡強認下的蘇前輩燒了頭幾柱香,很是恭恭敬敬。隨後與一批名家遊覽左右景物,這些人都是他打算邀來為行宮題寫各種匾額楹聯的,今日正好也趁機敲定此事。

一行才子在祠中轉了一圈,又到谷林堂和旁邊的大明寺遊覽。

負責督造東坡祠的幕僚胡師爺偶語道:“在下想起去年歲尾時,曾聽說同在蜀崗的上方寺裡有殘碑一座,山下老人云乃六百前東坡居士親自所立。”

李佑聞言便顧左右道:“今日緣巧,本官欲訪之,諸君可願同往?”

“此乃雅事也,同去同去!”

眾人安步當車,前往上方寺裡尋訪遺蹟。這上方寺也稱過竹西寺,當年由隋煬帝的離宮改建而成。如今到了地頭,入目所見,卻是斷壁殘垣,屋倒梁頹,飛鳥驚起,草木叢生。

李大人嗟然感慨道:“千年古蹟,人事代謝,竟然如斯荒廢。”

經過指點,果然在東廊段壁下的瓦礫中,看到殘碑一座,只是塵土蛛網、剝蝕零落,賣相極為破敗。

隨行僕役上前用力拂拭過,露出幾段碑文,再請李佑去觀看。

細細看了幾眼殘餘文字,李大人失聲驚歎道:“噫!分明是遊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一首,我看似是東坡真跡也!”

人中有兩個擅長書法碑刻的,也上前摩挲檢視一番,齊齊道:“確實,真乃東坡之遺蹟!”

有人笑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今日東坡祠落成,六百年前東坡居士碑文便重現於人前,真為美談哉。”

李佑對胡師爺吩咐道:“其後你將此碑運到祠中壁下,並修葺補繕完好,以供瞻仰,務必小心。”

又有人叫道:“李大人乃是有緣人,何不和詩一首記之!”

李佑指著碑文笑道:“前賢大作在此,本官安敢獻醜。”

“今日之事,誠然緣分,該以詩詞為記。李大人乃當世名家,你不敢做,誰還可為之?”

李佑推辭一番,才道:“那本官便以拙作憑弔東坡居士。”

便聽他慢慢吟哦出長詩一首:“昔出蜀崗道,黃葉嗚秋蟬。今來上方寺,綠萼破春煙。坦步寶帶側,延眺隋城巔。古剎龍象寂,殘碣蛛叢懸。緬想峨眉人,文采真神仙。贈詩日南使,賓佐皆豪賢。邈然競終古,漱墨留春泉。老筆欲飛動,妙態殊便娟。空堂響人語,怖鴿飛聯翩。後遊慨今昔,憑弔當同然。”

眾人喟然嘆道:“好一句文采真神仙,大起追古思慕之情也。”

人群中一人叫道:“胡師爺!你不但要將東坡居士的碑刻移過去,還要將李大人這首刻成碑文,並立在祠內展示才好。”

另一人讚道:“如此六百年光陰前後呼應,兩作珠聯璧合,真有前因後果之妙也。觀者弔古思今,足可細細品味。”

胡師爺應聲道:“自然須得如此。”

李佑笑而不語,腦中不停幻想著自己與蘇東坡兩塊碑文並立在名勝中,被文人騷客一起瞻仰的場景。胡師爺這件事確實辦的好…

忽然有個衙役疾步匆匆趕到身邊,對他低聲稟道:“今日得報,巡撫衙門那邊包括楊撫臺在內,已經於昨日從淮安府出發了。”

瀏覽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