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求月票!)

有宮門監小跑過來,奏道:“揚州李太守在宮門外候見”

侍駕大臣們心裡都湧上了幸災樂禍的情緒,李佑無論如何應對,事情辦了或者不辦,總是討不了好的,真乃喜聞樂見之事也

在君臣翹首以待中,李太守高大的身影慢慢吞吞從宮門挪到麥田邊,並叩見景和天子

李佑在一片期待的目光中,開口道:“臣昨夜領旨辦差,今日特來複奏”

景和天子急問道:“事情辦得如何?”

“今日已經分派下去,等齊備完畢,明日送一批至行宮呈御覽”

雖然一個字也沒點出說的是什麼,但在場人中哪一個不清楚?

景和天子面露喜色,頻頻點頭,看來明天便能享受到傳說中的瘦馬風情了又沒有人出來囉嗦阻止,妙哉這便是權術的滋味麼

侍駕大臣彼此對視一眼,還是稍稍有些意外的,大概都沒有想到李佑居然如此乾脆利落的承辦了,這是破罐子摔碎麼?

他們本以為,膽大包天的李佑肯定要先賣直抗爭,刷出點名譽,最後裝作無奈將事情辦了,這樣可以稍微使名聲不至於墮落的太多

既然李佑自甘墮落,那就別怪他們出面彈劾了

“賜座,賜茶”景和天子大方的吩咐道

然而李佑卻拒絕入座,從大袖中摸出奏本,“臣有本奏”

景和天子興致正好,懶得看奏本,揮手道:“可自述之,朕等與聞”

李佑手持奏本,緩緩吐出五個字:“請清君側疏”

五個字中,最關鍵的就是三個字——清君側這三個字,可算是史書上極其響亮的口號之一

清君側?侍駕大臣們的臉色齊齊變了,如今的君就是景和天子,君側不就是他們這些人麼,清君側之意就是要清除他們?

李佑聲情並茂的朗聲道:“陛下天資英睿,克紹大統自南巡以來,不惜聖躬勞苦,巡河工、觀民情、理政事,處處皆有可道,乃明君聖主之像也天下臣民看在眼中,無不歡欣鼓舞,微臣亦如是也”

被如此**裸的吹捧,景和天子微微得意

隨即李佑語氣一轉,哀聲道:“獨到我揚州,卻一反常態索求美色,叫臣百思不得其解,莫非有變乎?夙夜憂嘆,輾轉反側,冥思苦想,臣認定必有奸邪在聖躬之側,致使聖主一時不查,受其蠱惑矇蔽”

最後斬釘截鐵的說:“陛下之旨,不啻天憲,無論對錯,臣斷不敢違,已照旨意辦理但我以國士報君,君當以國士待我,如此才是君臣相知之理故而臣在此叩首謹奏,請清君側,誅除奸邪”

李佑這些話,任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天子想找些美女而已,怎麼讓李佑扯上了清君側這樣巨大的旗號?他知道不知道史上打出清君側旗號的,多半都是真刀真槍的造反嗎?

突如其來的讓君臣都沒有反應過來,直接面對李佑的景和天子躲避不得,下意識答道:“清什麼奸邪…”

李佑沉聲道:“誰向陛下建言蒐羅揚州瘦馬,誰就是為此事負責的奸邪不知此人是誰”

景和天子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李佑口口聲聲說遵旨將事情辦妥了,堵得他無話可說其實兌現是明日,然而現在卻就要搞清君側好似開了個空名誥敕,卻要他先蓋上天子大寶

奏請清君側的李大人眼神銳利,逐一從侍駕大臣臉上掃過,一時之間居然無人敢與李佑對視

袁閣老心裡暗罵一句,當即以最迅的姿勢轉身對天子奏道:“臣附議並同請清君側”

其他人反應過來了,爭先恐後的向天子奏請:“臣附議並同請清君側”

好似誰晚了誰就是那個奸邪似的,他們還真不知道,到底是誰在陛下這裡提到揚州瘦馬的,也許兇手就在他們當中(未完待續

百度搜尋泡書閱讀最最全的 ///啟蒙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