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李佑也覺得此人話不甚入耳,行宮內是諸隨駕大臣和勳戚,行宮外不就該是他值守麼人都不是鐵打的,天子這邊無事的時候,各自去放鬆幾下有什麼錯的來朝見天子又不曾提前打過招呼,誰曉得要來?
見李佑面有疑惑,白翰林不知抱著什麼心思,主動介紹道:“此乃魏國公世子也,奉國公命前來揚州迎駕,昨日傍晚才到”
李佑恍然大悟,原來國公世子,這身份果然上得了檯面抱拳為禮道:“見過世子,久仰久仰”
天子南巡的下一站是南京,魏國公作為南京守備大臣,派世子提前到揚州迎駕,也屬正常
這魏國公徐家在本朝勳戚中,可以算是名列首位的,無論從歷史還是爵位看,都是無以倫比的魏國公自開國徐達封爵,歷經靖難、甲申兩次大變亂都屹立不倒,一直延續至今,殊為難得
甲申之前,國朝最著名的五個國公分別是魏國公、定國公、成國公、英國公、黔國公
在甲申之亂時,順賊破京師,定國公徐家、成國公朱家投降附逆,被奪爵滅門,英國公遭順賊拷打致死,被高宗皇帝遷怒而奪爵
只有魏國公因在南京、黔國公在雲南,從而得以倖免於難,又各自立下功績,能夠世襲到今天至於他們的同行,已經換成了幾個因甲申戰功崛起的國公,但魏國公卻是預設的國公之首
其實這些歷史對李佑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大人在今年三月時候,為了護住老丈人金百萬,又抱著唯恐天下不亂的念頭和移禍江東的陰謀,一通亂槍打死了魏國公派來搶人的軍官和十來個軍士
只不過後來李大人唆使金百萬告發鹽運司丁運使時,為避免多方樹敵又故意放過了魏國公,沒有窮追猛打
雖然李佑不畏懼權勢有限的勳貴,哪怕是個國公,但突然見到身份尊貴的國公世子,難免心裡犯嘀咕
關鍵是他不清楚徐家對自己是什麼態度,到底是記恨自己不給面子打死官軍大一些,還是念及自己放過一馬的人情大一些?這兩者之間,徐家的選擇自然決定了他李佑的應對
在這個不清不楚的情況下,徐世子跑到揚州來,除了迎駕不會有別的什麼目的罷,李佑暗想
按住李大人的心思不表,卻君臣順著蜿蜒狹長的瘦西湖一路遊覽,首次到此的,均為兩岸綿延不絕的園林景觀而震撼
倒不是他們沒見過世面,為人工景緻而震撼,蘇州、杭州的園林同樣都很有名氣,單論質量未必比揚州差了
但在通曉世事的人眼中,瘦西湖兩側哪裡是園林?根本就是一堆一堆的銀子,沒有銀子又如何能造出長達十數里連續不斷、琳琅滿目的密集景緻?揚州鹽商果然富甲天下
憂心忡忡的大臣開始想道,讓天子看這些富貴東西,有沒有好處?
形容景和天子只有一個詞,目不暇接他作為太平天子,自是很喜歡這種繁花似錦、盛世之極的富貴氣象
其間李佑指著一處密林道:“此乃幽園,景色深幽,宛如天然,殊絕於其它園林,鹽商金氏所有”
御畫舫到了蜀崗腳下時,君臣又棄舟上蜀崗,先至谷林堂李太守在這裡修了東坡祠,君臣便順路入祠一觀
聽在旁邊廊下有修復好的蘇東坡遺留石碑,袁閣老、王禮部、白學士與李編修便移步去觀摩果見有略顯殘破模糊的石碑立在那裡,幾位大臣放下官員架子,以文人身份上前細細品其書法,反覆吟哦詞句,暢想前人風采,宛如與先賢神交,樂在其中不可言
看完正面,又見背面似乎多出一塊於是袁閣老等人又轉過去看背面,只見後面碑文起頭赫然刻著《虛江李公訪東坡先生石碑次韻》….
前面是蘇東坡,後面是李佑,這幾人登時猶如吞下蒼蠅之感,險些破口大罵李佑簡直喪心病狂到無所不用其極了
難怪假惺惺的花銀子給先賢修祠廟,果然是包藏禍心,不知要騙到多少無知愚夫
遊過谷林堂,就到了今天的終點平山堂,業主何員外早已準備齊當了,一干人站在欄邊,極目遠眺山川景緻,心曠神怡不需多言
天子午膳便在此用可惜,別人只能跟著天子一起吃冷盤,不經試吃的熱食,上不了天子的桌案
泡書閱最最全的///